出自宋代韓元吉《毛文仲惠文編》:
平和毛公詩,訓(xùn)傳固已久。
紛紜齊魯失,浪自開記牖。
至哉一言蔽,可用嚴(yán)墨守。
淵源見云仍,夢(mèng)澤吞八九。
雕章與棘句,錦繡間瓊玖。
嶷如犀始擢,粲若蚌初剖。
肉食乃聞韶,晝?nèi)栈蛞姸贰?br>三百篇未忘,七十子何有。
應(yīng)如摩天刃,要是修月手。
時(shí)來豈無用,妙處端不朽。
君看夸奪兒,在后熟顧叟。
喧啾蛩負(fù)戶,嘈囋蟬蔭柳。
誰令口鳴悲,正使心欲嘔。
豈無熊羆士,底問牛馬走。
岧嶢金閨門,豪杰自先后。
而君尚窮滯,履敝衿見肘。
才名三十年,骯臟驚白首。
我慚拜嘉賜,幼歸連虀臼。
相望百里遠(yuǎn),曾未共樽酒。
期君頌中興,步出次山右。
注釋參考
拜嘉
(1).拜謝贊美?!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啊堵锅Q》,君所以嘉寡君也,敢不拜嘉?!?韋昭 注:“嘉,善也。” 唐 柳宗元 《同劉二十八院長(zhǎng)述舊言懷》詩:“憲府初收跡,丹墀共拜嘉?!?/p>
(2).嘉惠;拜謝嘉惠。 宋 王安石 《謝葛源郎中啟》:“拜嘉已厚,論愧則多?!?清 趙翼 《錢充齋遠(yuǎn)餉永昌面作餅大嚼詩以志惠》:“何當(dāng)更拜嘉,庖人日繼肉?!?/p>
虀臼
(1).搗姜椒等辛辣食品用的器具?!稏|觀漢記·逢萌傳》:“ 萌 素明陰陽,知 莽 將敗,乃首戴虀臼,哭於市曰:‘辛乎!辛乎!’”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滇游日記八》:“有洼當(dāng)后壁之半,外聳石片,中刓如虀臼,以手摸之,內(nèi)圓而底平,乃天成貯泉之器也?!?/p>
(2).“辭”字之隱語。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魏武 嘗過 曹娥碑 下, 楊脩 從。碑背上見題作‘黃絹幼婦,外孫虀臼’八字, 魏武 謂 脩 曰:‘解不?’…… 脩 曰:‘黃絹,色絲也,於字為絶;幼婦,少女也,於字為妙;外孫,女子也,於字為好;虀臼,受辛也,於字為辤,所謂“絶妙好辤”也?!碧~同虀,辤同辭。后因以稱極好的文詞。 宋 辛棄疾 《沁園春·城中諸公載酒入山遂破戒一醉再用韻》詞:“更 高陽 入謁,都稱虀臼,杜康初筮,正是云雷?!?/p>
韓元吉名句,毛文仲惠文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