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白居易《飽食閑坐》:
紅粒陸渾稻,白鱗伊水魴。
庖童呼我食,飯熱魚鮮香。
箸箸適我口,匙匙充我腸。
八珍與五鼎,無復心思量。
捫腹起盥漱,下階振衣裳。
繞庭行數(shù)匝,卻上檐下床。
箕踞擁裘坐,半身在日旸。
可憐飽暖味,誰肯來同嘗?是歲大和八,兵銷時漸康。
朝庭重經(jīng)術(shù),草澤搜賢良。
堯舜求理切,夔龍啟沃忙。
懷才抱智者,無不走遑遑。
唯此不才叟,頑慵戀洛陽。
飽食不出門,閑坐不下堂。
子弟多寂寞,僮仆少精光。
衣食雖充給,神意不揚揚。
為爾謀則短,為吾謀甚長。
注釋參考
箕踞
[sit on the floor with one's legs stretched out] 兩腳張開,兩膝微曲地坐著,形狀像箕。這是一種輕慢傲視對方的姿態(tài)。箕,名詞作狀語
箕踞而罵。——《戰(zhàn)國策·燕策》
箕踞乾明佛殿。——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詳細解釋一種輕慢、不拘禮節(jié)的坐的姿態(tài)。即隨意張開兩腿坐著,形似簸箕?!肚f子·至樂》:“ 莊子 妻死, 惠子 弔之, 莊子 則方箕踞鼓盆而歌?!?成玄英 疏:“箕踞者,垂兩腳如簸箕形也。”《史記·張耳陳馀列傳》:“ 高祖 箕踞駡。” 司馬貞 索隱引 崔浩 曰:“屈膝坐,其形如箕?!?宋 洪邁 《夷堅甲志·葉若谷》:“一老嫗自外至,手持錢篋,據(jù)胡床箕踞而坐,傍若無人。” 清 曹寅 《夜坐限螢字》:“吾人常不襪,箕踞已忘形?!?王統(tǒng)照 《沉船》:“那好說笑的 顧寶 ,卻在草棚下面箕踞坐著吸那‘大富國’的紙煙。”
半身
全身的一半。《后漢書·方術(shù)傳·華佗》:“須臾,吐出三升許蟲,頭赤而動,半身猶是生魚膾?!?唐 韓偓 《復偶見》詩之三:“半身映竹輕聞?wù)Z,一手揭簾微轉(zhuǎn)頭。” 宋 劉克莊 《郊行》詩:“山晴全體出,樹老半身枯。”
在日
在世之日?!抖膛陌阁@奇》卷十:“所有老爹爹在日給你的飯米衣服,我們照賬按月送過來與你,與在日一般?!?清 李漁 《奈何天·慮婚》:“小子 闕素封 ,字 里侯 , 三楚 人也。父母早喪,自幼當家。先君在日,曾與 鄒長史 聯(lián)姻?!?吳組緗 《山洪》四:“奶奶少不得還要說些當年阿爸在日的風光?!?/p>
白居易名句,飽食閑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