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出自唐代顧況《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
道路五千里,門闌三十年。
當(dāng)時(shí)攜手人,今日無半全。
詠題官舍內(nèi),賦韻僧房前。
公登略彴橋,況榜龍舟卯船。
遠(yuǎn)寺吐朱閣,春潮浮綠煙。
鹓鴻翔鄧林,沙鴇飛吳田。
諸子紛出祖,中宵久留連。
坐客三千人,皆稱主人賢。
國士分如此,家臣亦依然。
身在薜蘿中,頭刺文案邊。
故吏已重疊,門生從聯(lián)翩。
得罪為何名,無階問皇天。
出門多岐路,命駕無由緣。
伏承諸侍郎,顧念猶迍邅。
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
注釋參考
圣代
舊時(shí)對于當(dāng)代的諛稱。 晉 陸云 《晉故豫章內(nèi)史夏府君誄》:“熙光圣代,邁勛九區(qū)。” 南朝 梁 蕭統(tǒng) 《<文選>序》:“故與夫篇什,雜而集之,遠(yuǎn)自 周 室,迄于圣代,都為三十卷,名曰《文選》云耳。” 唐 李白 《獻(xiàn)從叔當(dāng)涂宰陽冰》詩:“吾家有季父,杰出圣代英?!?清 金農(nóng) 《新編拙詩四卷手自抄錄付女兒收藏雜題》詩之一:“圣代空嗟骨相癯,常裁別體闢榛蕪。”
三宥
(1).指古代對犯罪者可從輕處理的三種情況?!吨芏Y·秋官·司刺》:“司刺掌三刺、三宥、三赦之法,以贊司寇聽獄訟……壹宥曰不識(shí),再宥曰過失,三宥曰遺忘?!薄犊鬃蛹艺Z·刑政》:“ 孔子 曰:‘成獄成於吏,吏以獄成告於正,正既聽之,乃告大司寇。聽之,乃奉於王。王命三公、卿士參聽棘木之下,然后乃以獄之成疑於王。王三宥之以聽命而制刑焉?!?王肅 注:“君王尚寬宥,罪雖以定,猶三宥之?!薄端鍟ば谭ㄖ尽罚骸?周 王立三刺以不濫,弘三宥以開物?!?清 沉育 《皋陶祠》詩:“主德寬三宥,臣心慎五章?!?/p>
(2).古代王、公家族之人犯法,有寬恕三次之制?!抖Y記·文王世子》:“公族無宮刑,獄成,有司讞于公,其死罪,則曰:‘某之罪在大辟。’其刑罪,則曰:‘某之罪在小辟。’公曰:‘宥之。’有司又曰:‘在辟?!衷唬骸吨?。’有司又曰:‘在辟?!叭叮粚?,走出,致刑于甸人。”《后漢書·張酺傳》:“臣聞王政骨肉之刑,有三宥之義,過厚不過薄?!?宋 蘇軾 《東坡志林·趙高李斯》:“古者公族有罪,三宥然后制刑?!?/p>
(3).古代天子、諸侯勸食的禮儀。宥,同“ 侑 ”?!吨芏Y·春官·大司樂》:“王大食,三宥,皆令奏鐘鼓?!?鄭玄 注:“宥,猶勸也?!?南朝 梁 蕭子云 《雍雅》詩之二:“百禮斯洽,三宥已行?!卑?,天子、諸侯于每月初一、十五日加牲進(jìn)食,稱大食。
營魂
猶魂魄?!逗鬂h書·寇榮傳》:“不勝狐死首丘之情,營魂識(shí)路之懷?!?晉 陸機(jī) 《文賦》:“攬營魂以探賾,頓精爽於自求?!?唐 盧照鄰 《益州至真觀主黎君碑》:“鳳交開景,返 徐甲 之營魂;龍光照天,杜 宣尼 之神氣?!?宋 郭彖 《睽車志》卷一:“頃隨兄赴 永嘉 幕官,未至郡,溺死。逮今二十年,營魂蕩無所歸?!?/p>
九遷
(1).多次升遷。 漢 蔡邕 《表太尉董公可相國》:“昭發(fā)上心,故有一日九遷?!?唐 韓愈 《上張仆射書》:“茍如是,雖日受千金之賜,一歲九遷其官,感恩則有之矣?!?明 張居正 《謝賜玉帶疏》:“冒此殊恩,感奚若啻於九遷,懼實(shí)深於三褫?!?清 朱彝尊 《送少牢張先生假旋京口》詩之一:“袞袞諸公歲九遷,先生何事賦歸田?”
(2).多次遷徙。形容驚擾不安。 晉 陶潛 《閑情賦》:“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唐 顧況 《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詩:“圣代逢三宥,營魂空九遷?!?/p>
顧況名句,寄上兵部韓侍郎奉呈李戶部、盧刑部、杜三侍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