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明不動心,因問發(fā)奇秘
出自宋代劉學箕《余少日不能持養(yǎng)志氣所暴多矣邇來方喜問學之》:
吾非廢北廢黝,廢挫名撻諸廢市。
吾非孟施舍,量慮三軍畏。
一墮剌客流,一入力戰(zhàn)士。
知一不知二,遂與圣賢異。
周孔得其傅,偉哉孟軻氏。
講明不動心,因問發(fā)奇秘。
氣臺則動志,志一則動氣。
浩然得所寄,知言有深味。
嗟予篤學心,一暴十寒廢。
立志苦不早,少豈達茲義。
所適昧善惡,幾溺彼功利。
事情更歷多,晚乃能自礪。
日用根本源,至大至剛意。
餒然行有慊,何謂塞天地。
服膺先格言,造次顛沛是。
注釋參考
講明
講明 (jiǎngmíng) 解釋,說明 explain 講明意義動心
[one's mind is perturbed] 指思想情感發(fā)生變化;意志動搖
詳細解釋謂思想、感情引起波動?!睹献印す珜O丑上》:“我四十不動心。” 唐 韓愈 《論淮西事宜狀》:“賞厚可令廉士動心,罰重可令兇人喪魄?!薄都t樓夢》第九三回:“就有什么人來引誘他,他也全不動心。” 蕭紅 《小城三月》一:“她必得等到許多人都開始采辦了,這時候看樣子,她才稍稍有些動心?!?/p>
問發(fā)
判決發(fā)配。 明 何良俊 《四友齋叢說·史八》:“令被害人捧牌告首,官即參奏革職,皂隸問發(fā)邊衛(wèi)充軍,庶可以少息此風?!?清 黃六鴻 《?;萑珪ば堂枖M》:“雜徒罪以下,納贖者稱問結(jié),發(fā)配充軍為民者,稱問發(fā)。”
奇秘
亦作“ 奇秘 ”。1.指奇書秘籍。 晉 葛洪 《抱樸子·遐覽》:“先生既窮觀《墳》《典》,又兼綜奇祕,不審道書凡有幾卷,愿告篇目?!?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經(jīng)籍會通四》:“ 吳會 、 金陵 擅名文獻,刻本至多……雖連楹麗棟,蒐其奇秘,百不二三?!?/p>
(2).謂作為珍品收藏。《新唐書·柳公權(quán)傳》:“其遷少師, 宣宗 召至御座前,書帋三番,作真、行、草三體,奇祕,賜以器幣?!?/p>
(3).希奇秘密。 潘飛聲 《題披秘石門》詩:“此來發(fā)奇祕,宇外高頡頏?!?/p>
見“ 奇祕 ”。
劉學箕名句,余少日不能持養(yǎng)志氣所暴多矣邇來方喜問學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