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子翚《次四六叔韻》:
吾家小步兵,辭林獨輝映。
攜詩過山堂,句挾風云潤。
思嵇遠命駕,訪戴屢乘興。
訂古釋群疑,談玄發(fā)清聽。
年均愧質滯,稟異驚閉峻。
賴茲時發(fā)揮,藥石攻余病。
提攜蘭畹曲,笑語柴門靜。
歸軒鶩急響,行炬飄遺爐。
平生共飄流,晚歲風棲遁。
語言聊寫懷,補綴酬斯詠。
注釋參考
群疑
1.亦作"群疑"。 2.種種懷疑。 3.眾人的疑惑。玄發(fā)
(1).黑發(fā)。 漢 蔡邕 《青衣賦》:“玄髮光潤,領如螬蠐?!?唐 宋之問 《入瀧州江》詩:“鏡愁玄髮改,心負紫芝榮。” 清 方文 《無題》詩:“何必高高髻,玄髮盤幾曲?!?/p>
(2).指少年。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三:“玄髮發(fā)朱顏,睇眄有光華?!薄段倪x·謝惠連<秋懷>詩》:“各勉玄髮歡,無貽白首嘆。” 呂延濟 注:“玄髮,少年也?!?/p>
清聽
(1).謂耳聰善聽?!逗鬂h書·申屠蟠傳》:“ 玉 之節(jié)義,足以感無恥之孫,激忍辱之子。不遭明時,尚當表旌廬墓,況在清聽,而不加哀矜!” 晉 葛洪 《抱樸子·博喻》:“若夫聆繁會之響而顧問於庸工,非 延州 之清聽也?!?/p>
(2).請人聽取的敬詞。 晉 陸機 《吳趨行》:“四坐并清聽,聽我歌《吳趨》。” 孫中山 《上李鴻章書》:“所謂乘可為之時,以竭愚夫之千慮,用以仰贊高深,非欲徒撰空言以瀆清聽?!?鄒韜奮 《萍蹤寄語二集·弁言》:“倘有所得,當再就‘萍蹤’所到,寫些‘寄語’出來,以擾好友們的清聽?!?/p>
(3).謂清越入耳。 唐 孟浩然 《宿來公山房期丁大不至》詩:“松月生夜涼,風泉滿清聽。”
劉子翚名句,次四六叔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