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禹偁《送馮尊師》:
前日訪潘閬,下馬入窮巷。
忽見雙筍石,臥向青苔上。
云是馮尊師,秋來留在茲。
今說東南行,問我堅乞詩。
又見宋閣老,亦言師甚好。
欲去天臺山,即別長安道。
臺合有群英,贈別瑰與瓊。
琤然滿懷袖,此事殊為榮。
安用徵吾句,吾道方齟齬。
老為八品官,有山未能去。
束發(fā)號男兒,出處貴得宜。
出則學(xué)臯夔,獨立稱帝師。
處則同喬松,決起如冥鴻。
誰能似蚯蚓,蟠屈泥土中。
師行甚可羨,云鶴無羈絆。
為我持此詩,題于桐栢觀。
注釋參考
天臺山
(1).山名。在 浙江 天臺縣 北。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山﹞當(dāng)斗牛之分,上應(yīng)臺宿,故名 天臺 。” 晉 支遁 《天臺山銘》序:“ 剡縣 東南有 天臺山 。”
(2).山勢從東北向西南延伸,由 赤城 、 瀑布 、 佛隴 、 香爐 、 華頂 、 桐柏 諸山組成。主峰 華頂 海拔1133米,多懸崖、峭壁、飛瀑等名勝。為 甬江 、 曹娥江 和 靈江 的分水嶺。道教曾以 天臺 為南岳 衡山 之佐理,佛教天臺宗亦發(fā)源于此。相傳 漢 劉晨 、 阮肇 入此山采藥遇仙。
長安道
漢 樂府《橫吹曲》名。內(nèi)容多寫 長安 道上的景象和客子的感受,故名。 南朝 陳后主 、 徐陵 和 唐 代 韋應(yīng)物 、 白居易 等均寫有此曲。句式長短錯落不一。參閱 唐 吳兢 《樂府古題要解》。
王禹偁名句,送馮尊師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