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都老尹歡迎近,預(yù)喜遙臨照席光
出自宋代宋庠《次韻和新命留臺(tái)吳侍郎自適之作》:
謝病彌年嘆偃床,知君靈氣本無傷。
論筌自識(shí)忘筌意,失馬終為得馬祥。
心到不貪方是寶,物歸何有即名鄉(xiāng)。
西都老尹歡迎近,預(yù)喜遙臨照席光。
注釋參考
西都
(1).古都名。(1) 周武王 都 鎬 ,至 成王 時(shí)別營(yíng) 洛邑 為 東都 ,因稱 鎬京 為 西都 ?!对姟ば〈笱抛V》:“小雅大雅者, 周 室居 西都 豐 鎬 之時(shí)詩也?!?2) 新莽 始建國(guó) 四年(公元12年)建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常安 ( 新莽 改 長(zhǎng)安 為 常安 )為 西都 。(3) 東漢 都 洛陽 ,因稱 西漢 舊都 長(zhǎng)安 為 西都 。 漢 班固 《西都賦》:“ 漢 之 西都 ,在於 雍州 ,實(shí)惟 長(zhǎng)安 ?!?4) 唐 顯慶 二年(657年)以 洛陽 為 東都 ,因稱 長(zhǎng)安 為 西都 。(5) 唐 寶應(yīng) 元年(762年)以 鳳翔府 為 西都 ,不久罷。(6) 五代 梁 開平 元年(907年)建都 開封府 ,號(hào) 東都 ,因改 唐 東都 河南府 為 西都 。(7) 五代 后唐 同光 元年(923年),復(fù)以 京兆府 為 西京 ,又稱 西都 ,至 晉 天福 三年(938年)罷。(8) 五代 吳 都 江都府 ,至 南唐 改都 江寧府 ,因稱 江都府 為 東都 , 江寧府 為 西都 。 宋 陸游 《南唐書·烈祖紀(jì)》:“以 建康 為 西都 , 廣陵 為 東都 。”(9) 北宋 以 洛陽 為陪都,因在 開封 西,故稱 洛陽 為 西都 。 宋 梅堯臣 《聞歐陽永叔謫夷陵》詩:“共在 西都 日,居??犊?。”
(2). 西漢 的代稱。
歡迎
歡迎 (huānyíng) 高興地迎接 welcome 僮仆歡迎。——清· 彭端淑《為學(xué)一首示子侄》 他們歡迎旅行的人們歸來 誠(chéng)心希望;樂意接受 favorably receive 張開雙臂歡迎這個(gè)組的到來照席
宴飲時(shí)照料賓客,陪席?!缎咽酪鼍墏鳌返诎巳兀骸?寄姐 方才回到廚房,叫人安桌擺菜,請(qǐng) 駱校尉 吃酒, 狄希陳 照席, 童奶奶 、 寄姐 兩頭打橫?!?/p>
宋庠名句,次韻和新命留臺(tái)吳侍郎自適之作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8伴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