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髭不禁霜,曉鑒見早白
出自唐代朱長文《詠齋偶書呈通無隱》:
夙志在蕭間,獲此遁幽跡。
喬林無冬春,蒼靄異晨夕。
旁窺疑好峰,俯瞰驚峭壁。
浩然溪山興,盡在陶潛宅。
杖藜行水邊,萍際湛空碧。
良魚不輕游,弱羽猶自惜。
吟髭不禁霜,曉鑒見早白。
古人已深嘆,信是林園客。
遣累假禪鋒,陶情任詩格。
寄聲招友人,來看亭前柏。
注釋參考
吟髭
詩人的胡須。 唐 杜荀鶴 《亂后再逢汪處士》詩:“笑我於身苦,吟髭白數(shù)莖?!?元 喬吉 《折桂令·拜和靖祠》曲:“再四嗟咨,捻此吟髭,彈指歌詩。” 明 楊慎 《題秋江遠(yuǎn)眺圖》詩:“老倦捫蘿與攀葛,倚闌獨(dú)把吟髭捋。” 清 鄭燮 《淮陰邊壽民葦間書屋》詩:“隔岸微聞寒犬吠,幾拈吟髭更漏長?!?/p>
不禁
不禁 (bùjīn) 抑制不住,不由得 can not help;can’t refrain from 不禁失笑 不禁鼓起掌來 不禁不由朱長文名句,詠齋偶書呈通無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