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陳與義《再和》:
洪河豈不壯,余潤(rùn)彌九里。
海內(nèi)所詠歌,在德不在水。
德人經(jīng)行地,可敬及蒲葦。
況有水如此,浪去劇雪委。
念昔涉濤江,怒鼉?nèi)缟街拧?br>天風(fēng)怖殺{1*1}人,舟定舷有泚。
惕然三夜夢(mèng),沙礫下飛矢。
至今逢溝壑,敢照不敢洗。
忽誦涉汝詩,五字?jǐn)M蘇李。
快言擊汰事,想見魚掉尾。
十年疑此樂,始誤斗柄指。
便當(dāng)策我足,歲月忽轉(zhuǎn)徙。
未辦志和舟,且洗子荊耳。
注釋參考
五字
(1).五個(gè)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稘h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薄赌鲜贰り懾蕚鳌罚骸?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nèi),角徵不同?!?/p>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jīng)時(shí)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huì) ( 鐘會(huì)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dāng)爾耶?’ 松 曰:‘ 鐘會(huì) 也?!踉唬骸绱丝纱笥?,真王佐才也。’”后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jīng)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jià)合高?!?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明 王鏊 《震澤長(zhǎng)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p>
蘇李
(1). 漢 蘇武 與 李陵 的并稱。 唐 韓愈 《薦士》詩:“五言出 漢 時(shí), 蘇 李 首更號(hào)。”《新唐書·文藝傳中·宋之問》:“語曰‘ 蘇 李 居前, 沉 宋 比肩’,謂 蘇武 、 李陵 也?!?清 周亮工 《何省齋太史詩序》:“ 蘇 李 屬和之篇, 鮑 謝 酣吟之響。”
(2). 唐 蘇味道 、 李嶠 及 蘇颋 、 李乂 的并稱。《新唐書·蘇味道傳》:“ 蘇味道 , 趙州 欒城 人。九歲能屬辭,與里人 李嶠 俱以文翰顯,時(shí)號(hào) 蘇 李 。”《新唐書·蘇颋傳》:“時(shí) 李乂 對(duì)掌書命,帝曰:‘前世 李嶠 、 蘇味道 文擅當(dāng)時(shí),號(hào) 蘇 李 ;今朕得 頲 及 乂 ,何愧前人哉!’” 清 趙翼 《陔馀叢考·蘇李》:“ 漢 時(shí) 蘇武 、 李陵 稱‘ 蘇 李 ’; 唐 時(shí) 蘇味道 、 李嶠 亦稱‘ 蘇 李 ’; 明皇 時(shí), 蘇頲 、 李乂 對(duì)掌文翰, 明皇 亦稱為‘ 蘇 李 ’?!?/p>
陳與義名句,再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