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方回《不寐》:
眇忽微茫一入思,穿天匝地遍垓維。
殘秋夜靜山深處,孤客燈昏酒醒時。
自寶此身方有壽,不窮我輩更無詩。
少陵同谷七歌在,每一歌之淚欲垂。
注釋參考
眇忽
(1).隱約不明貌;微茫貌。 唐 獨孤及 《祭相里造文》:“話言存乎耳目,惟音形眇忽,無前期可望。” 唐 柳宗元 《潭州楊中丞作東池戴氏堂記》:“堂成而勝益奇,望之若連艫縻艦,與波上下。就之顛倒萬物,遼廓眇忽。” 宋 俞文豹 《吹劍四錄》:“事事物物,大而昭著,微而眇忽?!?/p>
(2).頃刻;瞬息。指極短時間?!吨熳诱Z類》卷五九:“見此良心,其存亡只在眇忽之間,才操便在這里,才舍便失去?!币嘀^倉猝。 清 王韜 《跋日本<岡鹿門文集>后》:“一旦遇利害作於眇忽,蹶起而忿爭,蹀血千里,蒼生涂炭,竟不免於弱肉強食矣?!?/p>
(3).幽微。 明 方孝孺 《鄭生祐哀辭》:“既聰達兮,又慧哲;超幾先兮,燭眇忽。”
微茫
微茫 (wēimáng) 迷漫而模糊 hazy;blurred 煙濤微茫信難求。——唐·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月色微茫匝地
匝地 (zādì) 遍地,滿地 all over the ground 濃蔭匝地方回名句,不寐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