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黃庭堅《清平樂》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
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
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
因風飛過薔薇。
簡評
公元1103年(崇寧二年)十二月,黃庭堅至崇寧童年二月才過洞庭,五、六月間方抵達廣西宜州貶所。本首詞就是作于貶謫宜州的翌年,即公元1105年(崇寧四年)。
【評解】
這首詞寫的是惜春之情。用筆委婉曲折,層層加深惜春之情。直至最后,仍不一語
道破,結語輕柔,余音裊裊,言雖盡而意未盡。作者以擬人的手法,構思巧妙,設想新
奇,創(chuàng)造出優(yōu)美的意境。全詞俏麗、新警、宛轉、含蓄,表現(xiàn)了山谷詞的風格。
【集評】
薛礪若《宋詞通論》:山谷詞尤以《清平樂》為最新,通體無一句不俏麗,而結句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不獨妙語如環(huán),而意境尤覺清逸,不著色相。為山
谷詞中最上上之作,即在兩宋一切作家中,亦找不著此等雋美的作品。
虢壽麓《歷代名家詞百首賞析》:這是首惜春詞。耳目所觸,莫非初夏景物,而春
實已去。飄然一結,淡雅饒味。通首思路回環(huán),筆情跳脫,全以神行出之,有峰回路轉
之妙。
黃庭堅名句,清平樂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