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毛幵《泊釣臺》:
袞衣但決妖邪讖,茅士先封不義臣。
須信俯隨雞鶩食,豈如湖海一閑身。
注釋參考
袞衣
(1).古代帝王及上公穿的繪有卷龍的禮服?!兑葜軙な婪罚骸叭勺?,王服袞衣,矢琰格廟。”《詩·豳風(fēng)·九罭》:“我覯之子,袞衣繡裳?!?毛 傳:“袞衣,卷龍也?!?陸德明 釋文:“天子畫升龍於衣上,公但畫降龍。”《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睿真皇后》:“上太皇太后諡冊,造神主,擇日祔於 代宗 廟。其褘衣備法駕奉迎於 元陵 祠,復(fù)置於 代宗皇帝 袞衣之右?!?明 鄭若庸 《玉玦記·對策》:“日華浮動袞衣新,愿竭草茆忠悃?!?郭沫若 《行路難》下篇一:“啊,小鳥是用不著鼎食的,麋鹿是用不著袞衣的?!?/p>
(2).借指帝王或上公。 南朝 梁 沉約 《梁三朝雅樂歌·俊雅》:“袞衣前邁,列辟云從?!?明 陸采 《明珠記·巡陵》:“立傍袞衣,滿身香氣;回瞻寶座,一朵紅云?!薄对偕墶返谒木呕兀骸?酈明堂 ,離坐三呼謝袞衣。”
妖邪
(1).妖異怪誕。 漢 王延壽 《夢賦》:“嗟妖邪之怪物,豈干真人之正度。” 晉 陶潛 《搜神后記》卷七:“ 宋 襄城 李頤 ,其父為人不信妖邪?!薄度龂萘x》第十三回:“卻説 李傕 平日最喜左道妖邪之術(shù),常使女巫擊鼓降神於軍中?!?/p>
(2).指鬼怪神祟及其危害。 晉 干寶 《搜神記》卷二:“正月上辰,出池邊盥濯,食蓬餌,以祓妖邪。”《隋書·藝術(shù)傳序》:“醫(yī)巫所以御妖邪,養(yǎng)性命者也?!?/p>
(3).能用邪術(shù)害人的妖人。 清 林則徐 《曉諭粵省士商軍民人等速戒鴉片告示稿》:“是比諸盜賊之用悶香,拐帶之用mi{1|1}藥,妖邪之用蠱毒,以攫人財而害人命者,殆有甚焉?!?/p>
(4).喻奸佞之人。 太平天囯 洪秀全 《吟劍》:“擒盡妖邪歸地網(wǎng),收殘奸宄落天羅?!?/p>
(5).猶夭斜。裊娜多姿。 宋 蘇軾 《荷華媚·荷花》詞:“每悵望,明月清風(fēng)夜,甚低迷不語,妖邪無力。” 宋 陳與義 《清明》詩之一:“街頭女兒雙髻鴉,隨風(fēng)趁蝶學(xué)妖邪?!?/p>
不義
不義 (bùyì) 不合乎道義;不正當(dāng) mean 這慈祥的面孔正是掩飾罪惡和不義的虛偽的面孔啊!——巴金《電椅》毛幵名句,泊釣臺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