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朝姬翼《太常引一○首》
道人活計(jì)要清虛。不受利名拘。囊橐一錢無。似出水、圓荷迸珠。一瓢糊口,衲衣遮體,此外更何圖。高枕及華胥。向物外、鈞天曳裾。
非僧非俗不求仙。茅屋兩三椽。白石與清泉。更誰問、桃源洞天。一爐香火,一甌春雪,澆灌凈三田。閑想谷神篇。忽不覺、松梢月圓。
紅塵白首尚羈縻。忙亂趁多歧。走骨斗行尸。問來往、驅(qū)馳是誰。一天風(fēng)月,一溪云水,此處好棲遲。說與更生疑。似掩耳、偷鈴自欺。
化工幻出是非囊。般遞利名場。癡子競商量。便迷卻、家園故鄉(xiāng)。摧殘冰雪,憂愁風(fēng)雨,幾度變炎涼。一念果難忘。受萬劫、輪回自當(dāng)。
幻塵擾擾夢(mèng)魂飛。著腳履危機(jī)。省后自驚疑。猛跳出、樊籠制圍。草鞋藜杖,素冠蓬鬢,弱笠與蓑衣。云水任東西。更管甚、人間是非。
滿山風(fēng)物一溪云。猿鶴自為鄰。絕盡軟紅塵。向物外、安排此身。藥爐丹鼎,鳳膏龍屑,烹煉玉華新。游宴景長春。要承當(dāng)、方壺舊人。
情知萬事轉(zhuǎn)頭空。穎脫出樊籠。飲啄且從容。更不問、三山五峰。一丸丹藥,一枝藜杖,來往任西東。隨處云朋。盡出沒、重玄道中。
人生弱喪自迷方。來往恰如狂。泥里弄泥團(tuán)。竟不識(shí)、神珠夜光。幾多風(fēng)雨,幾回磨滅,爭肯暫回惶。何處是家鄉(xiāng)。便指與、疑心怎忘。
賢愚汲汲斗經(jīng)營。唯是利和名。渾似弄潮人。與千丈、風(fēng)波競爭。百年光景,一堆塵土,碌碌苦勞生?;厥讍柷俺?。望極目、山河未平。
夜深凝寂月明堂。曳縷返魂香。物我兩相忘?;腥辉凇⑶逦⒌坂l(xiāng)。眼前今古,世間藏彀,一例盡亡羊。險(xiǎn)處不堤防。競奔走、槐檀戰(zhàn)場。
以上姬翼作品《太常引》共10首
注釋參考
爐香
(1).熏爐里的香氣。 唐 韋應(yīng)物 《觀早朝》詩:“禁旅下城列,爐香起中天?!?宋 蘇軾 《臺(tái)頭寺步月得人字》:“浥浥爐香初泛夜,離離花影欲搖春?!?/p>
(2).香爐里的香。 唐 馬戴 《宿陽臺(tái)觀》詩:“玉洞仙何在,爐香客zi{1~1}焚?!?南唐 李璟 《望遠(yuǎn)行》詞:“夜寒不去寢難成,爐香煙冷自亭亭?!薄痘ㄔ潞邸返谖宥兀骸盃t香茗碗,消受閒庭院。”
澆灌
澆灌 (jiāoguàn) 澆水灌溉 irrigate 運(yùn)河的水澆灌大片的農(nóng)田 把液體倒進(jìn)模子里 pour 澆灌墻基三田
(1).古時(shí)天子、諸侯每年三次田獵,稱為三田。《禮記·王制》:“天子諸侯無事,則歲三田,一為乾豆,二為賓客,三為充君之庖?!?孔穎達(dá) 疏:“一歲三時(shí)田獵。獵在田中,又為田除害,故稱田也?!?/p>
(2).道家謂兩眉間為上丹田,心為中丹田,臍下為下丹田,合稱三丹田或三田。 唐 呂巖 《贈(zèng)劉芳處士》詩:“悠悠憂家復(fù)憂國,耗盡三田元宅火?!?宋 范成大 《宿妙庭觀次東坡舊韻》:“升隆三田自有丹,浪尋盤鼎斸仙壇。” 沉欽韓 注引《玄奧集》:“腦為上田,心為中田,氣海為下田?!?明 宋濂 《傅同虛像贊》:“將求子於外兮,則鍊精於三田;欲索君於內(nèi)兮,則游神乎八天?!?/p>
姬翼名句,太常引一○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