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返朱砂反本,九還金液還真
出自宋代張伯端《西江月(十二之六)》:
七返朱砂反本,九還金液還真。
休將寅子數(shù)坤申。
但要五行成準(zhǔn)。
本是水銀一味,周流遍歷諸辰。
陰陽數(shù)足自通神。
出入豈離玄牝。
注釋參考
朱砂
朱砂 (zhūshā) 即辰砂。一種紅色硫化汞礦物HgS,六方晶系,通常產(chǎn)狀為細(xì)粒的塊狀體,為提煉汞的唯一重要礦石。亦用作中藥,別名丹砂。 甘,微寒,有毒。 入心經(jīng)。安神定驚,解毒 ciunabar;cinnabarite;vermilion;vermillion反本
(1).復(fù)歸本源或根本。指返歸本性?!抖Y記·禮器》:“禮也者,反本脩古,不忘其初者也?!?孔穎達(dá) 疏:“反本,謂反其本性。”
(2).指歸于自然?!段淖印ぷ匀弧罚骸傲⑻煜轮溃瑘?zhí)一以為保,反本無為,虛靜無有……是謂大道之經(jīng)?!薄痘茨献印ぴ烙?xùn)》:“肅然感應(yīng),毅然反本,則淪於無形矣。所謂無形者,一之謂也?!?/p>
(3).返其所自出?!妒酚洝でZ生列傳》:“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北荆父改??!稌x書·李重傳》:“誠令二者既行,即人思反本,修之於鄉(xiāng),華競自息,而禮讓日隆矣?!北荆腹枢l(xiāng)。
(4).復(fù)歸農(nóng)業(yè)。古代以農(nóng)為本。 漢 班固 《東都賦》:“抑工商之淫業(yè),興農(nóng)桑之盛務(wù),遂令海內(nèi)棄末而反本,背偽而存真?!薄稌x書·食貨志》:“使四海之內(nèi),棄末反本,競農(nóng)務(wù)功?!?/p>
(5).佛教指恢復(fù)人所固有的佛性。 湯用彤 《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第二分第十六章:“蓋佛性本有,反本而得。然則見性成佛者,即本性之自然顯發(fā)也?!?/p>
(6).違反根本?!端鍟そ?jīng)籍志三》:“是以圣人原血脈之本,固鍼石之用……鄙者為之,則反本傷性。故曰:‘有疾不治,恒得中醫(yī)。’”
贏回賭本。《水滸傳》第一○四回:“那漢性急反本,擲下便是絶,塌腳、小四不脫手……無一箇時(shí)辰,把五貫錢輸箇罄盡?!币槐咀鳌?翻本 ”。
九還
(1).猶九轉(zhuǎn)。 唐 呂巖 《七言詩》之二四:“九轉(zhuǎn)九還功若就,定將衰老返長春?!?元 李好古 《張生煮?!返谝徽郏骸捌叻稻胚€,以成大羅神仙?!薄冻蹩膛陌阁@奇》卷十八:“而今九還之期已過,丹已成了,正好開看?!?/p>
(2).指九還丹。 葉玉森 《渤海舟中端午》詩:“榴花艾葉都妖艷,手折珊瑚煉九還?!痹敗?九轉(zhuǎn) ”。
金液
(1).古代方士煉的一種丹液。謂服之可以成仙?!稘h武內(nèi)傳》:“其次藥有九丹金液,紫華紅英,太清九轉(zhuǎn)五雪之漿?!?晉 葛洪 《抱樸子·金丹》:“金液太乙所服而仙者也,不減九丹矣?!?唐 李白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詩:“所期就金液,飛步登云車。” 明 張居正 《軒皇問道治世長生頌》:“彼異端者流,掇虛崇誕,謂軒皇受丹經(jīng)傳九品,及服食金液之術(shù),豈不淺之乎闚圣閾哉?!?/p>
(2).喻美酒。 唐 白居易 《游寶稱寺》詩:“酒嬾傾金液,茶新碾玉塵?!?/p>
還真
(1).還歸本真。 唐 孟郊 《隱士》詩:“本末一相返,漂浮不還真。” 明 何景明 《呂公祠》詩:“馬上十年元是夢,世間何處可還真?”
(2).指死亡。 明 唐順之 《聞石屋彭君置生棺有感為賦》之一:“試料還真后,誰為倚戶人?!?/p>
張伯端名句,西江月(十二之六)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