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
出自宋代方逢辰《和僉事夾谷之寄韻》:
夫子說周易,肇開太極分。
及乎作春秋,下逮西狩麟。
混辟至決裂,堅冰致習(xí)馴。
三皇何皞皞,五帝何紛紛。
卓哉洙泗翁,道大孤無鄰。
于是作六經(jīng),以救萬世人。
孟氏辨義利,戰(zhàn)國駭所聞。
不肯為老聃,和光同其塵。
人不識四端,豈知有君親。
孔孟作日月,然后夜向晨。
天高與地下,中立師與君。
師以扶網(wǎng)常,君以治廣輪。
廉恥甚鈇鉞,禮教威斧斤。
自古立宇宙,以道為精神。
清溪斗大邑,土瘠民甚貧。
虎豺方恣睢,骃騏忽諏詢。
痛民若赤子,禮士如上賓。
簟瓢在陋巷,窮則獨善身。
家有讀書屋,乃為劫火焚。
仁人忽行惻,仲氏敢具陳。
公肯挈墜道,天未亡斯文。
移檄作主宰,歌詩示恩勤。
弦歌已久廢,簡陋尚可因。
祠堂儼遺像,生徒招驚麕。
戶內(nèi)有洙泗,山中見華勛。
光霽挹茂叔,粹盎師伯淳。
體用契忠恕,恭安想天申。
仰師千載上,興起三代民。
剝窮果不食,貞下元又春。
太極在何處,青歸燒痕新。
注釋參考
不食
(1).不吃?!墩撜Z·衛(wèi)靈公》:“吾嘗終日不食?!薄妒酚洝の浩湮浒埠盍袀鳌罚骸疤笈皇??!?/p>
(2).指不食之地。 唐 柳宗元 《連州司馬凌君權(quán)厝志》:“是州之南,有大岡不食,吾甚樂焉,子其以是葬吾。”詳“ 不食之地 ”。
下元
(1).節(jié)日名。舊時以陰歷十月十五為下元節(jié)。 宋 洪邁 《容齋三筆·上元張燈》:“ 太平興國 五年十月下元,京城始張燈如上元之夕?!?清 潘榮陛 《帝京歲時紀(jì)勝·十月·安期》:“十五日下元之期,菴觀寺院課經(jīng)安期起,至次年正月廿五日,百日期滿?!?/p>
(2).術(shù)數(shù)家以六十甲子配九宮,歷一百八十年一周始,而稱其中的第三甲子為下元,3.中醫(yī)指腎氣?!逗诩┗辍返诙兀骸八越錈熞院?,有個下元虛的毛病?!?/p>
(4).氣功意守部位名稱,即下元丹田,位于臍下?!对企牌呋`》卷五九:“人有三丹田,上元、中元、下元是也……下元丹田氣海也,亦名精門?!?/p>
(5).道教稱水中為下元。亦指水府?!段饔斡洝返谌兀骸皯┢蛱毂?,收此妖孽,庶使海岳清寧,下元安泰。”
方逢辰名句,和僉事夾谷之寄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塔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