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蔡襄《姑胥行》:
香涇無故流,胥臺有馀基。
太伯以德啟,后王結(jié)心師。
夫差昔好戰(zhàn),戈矛臨越陲。
天蟹須食稻,未拯吳人饑。
于今十一貢,貧甚吳王時。
全吳古都會,腴田溉湖陂。
雨暘適小變,數(shù)米不足炊。
吾知事本末,本末何由知。
家戶徼福利,坐輸黃衣兒。
平糴連拖漕,入朶天兵頤。
囷窌不夕儲,勢若偷生為。
長慮且后顧,荀卿有良規(guī)。
注釋參考
夫差
(?-前473)春秋末期吳國國君。吳王闔閭之子。即位后先在夫椒(今江蘇吳縣西南太湖中)打敗越兵,乘勝攻破越都,迫使越王勾踐屈服。又開鑿邗溝,以圖北進,在艾陵(今山東萊蕪東北)大敗齊兵。公元前482年,在黃池(今河南封丘西南)會盟諸侯,與晉爭霸,越軍乘虛攻入?yún)嵌肌:髞碓絿俅闻d兵攻吳,他兵敗zi{1-1}殺,吳亡。
好戰(zhàn)
好戰(zhàn) (hàozhàn) 熱衷于戰(zhàn)爭 bellicose;warlike 好戰(zhàn)分子戈矛
(1).戈和矛。亦泛指兵器?!对姟で仫L·無衣》:“王于興師,脩我戈矛,與子同仇?!?漢 張衡 《東京賦》:“戈矛若林,牙旗繽紛?!薄逗鬂h書·孔融傳》:“ 建安 元年,為 袁譚 所攻,自春至夏,戰(zhàn)士所餘裁數(shù)百人,流矢雨集,戈矛內(nèi)接。 融 隱幾讀書,談笑自若。” 清 顧炎武 《廣昌道中》詩之一:“出車日轔轔,戈矛接江裔?!?/p>
(2).武士;軍隊。 唐 韓愈 《赴江陵途中寄贈翰林三學(xué)士》詩:“此府雄且大,騰凌盡戈矛?!?元 尚仲賢 《氣英布》第三折:“喒囑付您箇 張子房 莫愁。看 英布 統(tǒng)戈矛,今番不是強夸口。”
(3).戰(zhàn)爭;沖突。 唐 王昌齡 《箜篌引》:“便令海內(nèi)休戈矛,何用 班超 定遠侯 ?!薄秊in{1*1}瓶{1*1}梅詞話》第一回:“雨意云情不遂謀,心中誰信起戈矛?!?清 孫枝蔚 《譏老翁》詩:“豈無貧親戚,視之若贅瘤。還聞骨肉間,往往生戈矛?!?/p>
蔡襄名句,姑胥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