吟來攜筆硯,宿去抱衾裯
出自唐代白居易《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jì)之》:
闕塞龍門口,祗園鷲嶺頭。
曾隨減劫壞,今遇勝緣修。
再瑩新金剎,重裝舊石樓。
病僧皆引起,忙客亦淹留。
四望窮沙界,孤標(biāo)出贍州。
地圖鋪洛邑,天柱倚崧丘。
兩面蒼蒼岸,中心瑟瑟流。
波翻八灘雪,堰護(hù)一潭油。
臺殿朝彌麗,房廊夜更幽。
千花高下塔,一葉往來舟。
岫合云初吐,林開霧半收。
靜聞樵子語,遠(yuǎn)聽棹郎謳。
官散殊無事,身閑甚自由。
吟來攜筆硯,宿去抱衾裯。
霽月當(dāng)窗白,涼風(fēng)滿簟秋。
煙香封藥灶,泉冷洗茶甌。
南祖心應(yīng)學(xué),西方社可投。
先宜知止足,次要悟浮休。
覺路隨方樂,迷途到老愁。
須除愛名障,莫作戀家囚。
便合窮年住,何言竟日游。
可憐終老地,此是我菟裘。
注釋參考
筆硯
亦作“ 筆研 ”。1.筆和硯。泛指文具?!度龂尽の褐尽ず箦鷤鳌贰?文昭甄皇后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沉 《魏書》:“年九歲,喜書,視字輒識,數(shù)用諸兄筆硯?!薄妒勒f新語·方正》“ 夏侯玄 ” 劉孝標(biāo) 注引 晉 孫盛 《魏氏春秋》:“ 正始 中,護(hù)軍 曹爽 誅,徵為太常,內(nèi)知不免,不交人事,不畜筆研?!?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育子》:“至來歲生日,謂之‘周晬’,羅列盤琖於地,盛菓木、飲食、官誥、筆研、筭秤等,經(jīng)卷鍼綫,應(yīng)用之物。觀其所先拈者,以為徵兆。” 清 昭槤 《嘯亭雜錄·王太倉上書事》:“時(shí)舉朝失色,無敢與筆硯者?!?/p>
(2).指文墨書寫之事。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雜藝》:“猶以書工,崎嶇碑碣之間,辛苦筆硯之役?!?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李岳州》:“苦心筆硯二十餘年,偕計(jì)而試者,亦僅十年,心破魂斷,以望斯舉,今復(fù)無名,豈不終無成乎?” 宋 劉攽 《遣悶》詩之一:“若能全療詩書癖,用底聊均筆硯勞?!?/p>
抱衾裯
《詩·召南·小星》:“嘒彼小星,維參與昴,肅肅宵征,抱衾與裯,寔命不猶?!卑?,《小星》序謂“夫人無妬忌之行,惠及賤妾,進(jìn)御於君”。后因以“抱衾裯”為侍寢。亦借指作妾。 明 葉憲祖 《鸞鎞記·覓鸞》:“有個女冠 魚玄機(jī) ,本係豪家之女,來抱衾裯;出為道院之仙,偏嫌脂粉?!币嗍∽鳌?抱衾 ”。《明史·孫如游傳》:“祖宗以來,豈無抱衾之愛,而終引去席之嫌,此禮所不載也?!?清 洪昇 《長生殿·獻(xiàn)發(fā)》:“娘娘呵,生性嬌癡,多習(xí)慣,未免嫌疑生抱衾?!?/p>
白居易名句,重修香山寺畢題二十二韻以紀(jì)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