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期定否,征車幾兩,去程多少
出自宋代辛棄疾《水龍吟(別傅先之提舉,時(shí)先之有召命)》:
只愁風(fēng)雨重陽,思君不見令人老。
行期定否,征車幾兩,去程多少。
有客書來,長安卻早,傳聞追詔。
問歸來何日,君家舊事,直須待、為霖了。
從此蘭生蕙長,吾誰與、玩茲芳草。
自憐拙者,功名相避,去如飛鳥。
只有良朋,東阡西陌,安排似巧。
到如今巧處,依前又拙,把平生笑。
注釋參考
行期
行期 (xíngqī) 出行日期 date of departure 行期已近征車
遠(yuǎn)行人乘的車。 唐 韓愈 《送侯參謀赴河中幕》詩:“別袖拂 洛水 ,征車轉(zhuǎn) 崤陵 。” 明 文徵明 《馬上口占謝諸送客》詩之九:“立馬雙橋日欲斜,沙塵吹霧暗征車?!?清 錢謙益 《ying{1|1}召赴闕車中言懷》詩之七:“山低落日坡陀影,岸瘠征車轣轆聲?!?/p>
徵車:古代征召賢達(dá)使用的車子。 清 方文 《送劉孔安北上》詩:“大云起幽壑,徵車來何遲!” 清 顧景星 《<楝亭詩鈔>序》:“不佞徵車來 長安 ,晤 子清 如臨風(fēng)玉樹?!?/p>
去程
去路。 唐 張祜 《玉環(huán)琵琶》詩:“宮樓一曲琵琶聲,滿眼云山是去程?!?宋 張先 《卜算子慢》詞:“溪山別意,煙樹去程,日落采蘋春晚?!?/p>
多少
多少 (duōshǎo) 指量度或數(shù)量大小 how much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唐· 杜牧《江南春絕句》 你有多少錢 或多或少;未特別指出的或未確定的東西(如數(shù)量或價(jià)格) so much 按多少錢一里收費(fèi) 稍微 somewhat 天氣多少有些變化 疑問代詞 how many 問數(shù)量 正不曾問得你多少價(jià)錢?!端疂G傳》 表示不定的數(shù)量 最后終于寫出來了——作了多少努力,得到了多少歡樂,只有這位業(yè)余作者才知道辛棄疾名句,水龍吟(別傅先之提舉,時(shí)先之有召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倒說縱橫說,莫非明此事作者:郭印作品:讀圓覺經(jīng)
- 宮里,若無此獸,安得似嬰兒。
- 自少追隨李忠毅,身經(jīng)百戰(zhàn)忘辛勤
- 丁寧期后會(huì),容易即前程作者:虞儔作品:漢老弟去秋留別有明年桃李月春入馬蹄輕之句
- 土塯竹為挾,鹽酪調(diào)藜莧。作者:陸游作品:鏡湖有鳥名水鳧於春夏間若日打麥作飯偶有所
- 人生一世間,誰得還其軀
- 縱橫清凈體,無像天中徹作者:王吉昌作品:愛蘆花 以上會(huì)真集卷之五
- 眼眵豈待金篦刮,背癢不借麻姑搔作者:趙蕃作品:二十七日既浴于乾明庵負(fù)暄久之詩示住庵
- 晚出漁樵呼作伴,行隨鹿鶴與同群
- 客路方經(jīng)楚,鄉(xiāng)心共渡河作者:劉長卿作品:毗陵送鄒結(jié)先赴河南充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