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出自唐代李白《送于十八應(yīng)四子舉落第還嵩山》:
吾祖吹橐籥,天人信森羅。
歸根復(fù)太素,群動熙元和。
炎炎四真人,摛辯若濤波。
交流無時寂,楊墨日成科。
夫子聞洛誦,夸才才固多。
為金好踴躍,久客方蹉跎。
道可束賣之,五寶溢山河。
勸君還嵩丘,開酌盼庭柯。
三花如未落,乘興一來過。
注釋參考
吾祖
(1).我的祖先?!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癌z 昭子 問﹞曰:‘ 少皥氏 ,鳥名官,何故也?’ 郯子 曰:‘吾祖也,我知之?!?/p>
(2).我的祖父。 唐 柳宗元 《捕蛇者說》:“曩與吾祖居者,今其室十無一焉。”
(3). 宋 時 西夏 主 元昊 自號。《宋史·外國傳一·夏國上》:“﹝ 元昊 ﹞既襲封……自號 嵬名吾祖 ?!?宋 蘇轍 《龍川別志》卷下:“ 寶元 初, 元昊 創(chuàng)立文法,故名 吾祖 。慢書始聞,朝廷為之忿然?!?/p>
橐籥
(1).亦作“ 橐爚 ”。古代冶煉時用以鼓風(fēng)吹火的裝置,猶今之風(fēng)箱。《老子》:“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吳澄 注:“橐籥,冶鑄所以吹風(fēng)熾火之器也。為函以周罩於外者,橐也;為轄以鼓扁於內(nèi)者,籥也。” 唐 黃滔 《丈六金身碑》:“其日圓空鏡然,江山四爽,橐爚之上,騰為煙云,盤旋氤氳,五色成文?!?清 王夫之 《張子正蒙注·太和》:“ 老 氏以天地如橐籥,動而生風(fēng),是虛能于無生有,變幻無窮;而氣不鼓動則無,是有限矣。然則孰鼓其橐籥令生氣乎?”
(2).喻指造化,大自然。 晉 陸機 《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并育?!?唐 陳九流 《賦得春風(fēng)扇微和》詩:“喜見陽和至,遙知橐籥功?!?宋 姚寬 《西溪叢語》卷上:“一日賢太守,與我觀橐籥,往往獨自語,天帝相唯諾?!?/p>
(3).喻指本源?!端鍟そ?jīng)籍志一》:“其教有適,其用無窮,實仁義之陶鈞,誠道德之橐籥也。” 清 沉大成 《學(xué)福齋雜著·華嚴(yán)字母跋》:“第聽太師奏樂,伶人按歌,凡曲字之餘聲,無不收此十四字中者,便曉然《華嚴(yán)》字母為一切音之橐籥,實有裨於小學(xué),豈可以其出於佛氏而忽之也哉!”
(4).生發(fā),化育。 宋 李綱 《<易傳內(nèi)篇>序》:“生生之謂易,一陰一陽之謂道,陰陽不測之謂神。三者渾淪而不相離……刻彫眾形,橐籥萬物,自有形至於無形,自有心至於無心?!?姚華 《曲海一勺·原樂》:“夫禮樂者,橐籥于元氣,根荄于人情,羣生仰其米鹽,萬化資其麴蘗?!?/p>
天人
天人 (tiānrén) 天和人;天象和人事 heaven and man 天人之際 天人合一 仙人;神人;才能或容貌出眾的人 celestial being;immortal;outstanding man (in talent or appearance) 特指天子 emperor森羅
(1).紛然羅列。 唐 孫揆 《靈應(yīng)傳》:“輕裘大帶、白玉橫腰而森羅於堦下者,其數(shù)甚多?!?郭沫若 《女神·浴?!罚骸疤柈?dāng)頂了!無限的 太平洋 鼓奏著男性的音調(diào)!萬象森羅,一個圓形舞蹈!”
(2).謂樹木繁蔚雜陳。 唐 張九齡 《商洛山行懷古》詩:“碩人久淪謝,喬木自森羅?!薄段饔斡洝返诙嘶兀骸吧铰菲閸纾跏请y走,卻又松林叢簇,樹木森羅,切須仔細(xì)?!?/p>
(3).特指繁密的植物。 明 李東陽 《靈壽杖歌》:“愿栽萬本截萬杖,窮巖陰谷生森羅?!?/p>
李白名句,送于十八應(yīng)四子舉落第還嵩山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9拯救貓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