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孟郊《夜憂》:
豈獨(dú)科斗死,所嗟文字捐。
蒿蔓轉(zhuǎn)驕弄,菱荇減嬋娟。
未遂擺鱗志,空思吹浪旋。
何當(dāng)再霖雨,洗濯生華鮮。
注釋參考
豈獨(dú)
難道只是;何止?!蹲髠鳌こ晒辍罚骸熬ú贿z德刑,以伯諸侯,豈獨(dú)遺諸敝邑,敢私布之?!薄肚f子·胠篋》:“然而 田成子 一旦殺 齊 君而盜其國,所盜者豈獨(dú)其國邪?并與其圣知之法而盜之?!?唐 杜甫 《有感》詩之四:“終依古封建,豈獨(dú)聽簫韶?” 宋 司馬光 《涑水記聞》卷十四:“使朝廷與 夏國 歡好如初,生民重見太平,豈獨(dú) 夏國 之幸,乃天下之幸也。” 清 黃遵憲 《四用前韻》:“豈獨(dú) 漢 唐 無此禍,五洲驚怪國人狂?!?/p>
科斗
(1).蝌蚪。蛙或蟾蜍的幼體?!肚f子·秋水》:“還虷蟹與科斗,莫吾能若也?!?陸德明 釋文:“科斗,蝦蟇子也?!?唐 韓愈 《峽石西泉》詩:“聞?wù)h旱時(shí)求得雨,秖疑科斗是蛟龍?!?宋 梅堯臣 《初聞蛙》詩:“何時(shí)科斗生,草根已吐牙?!?魯迅 《吶喊·鴨的喜劇》:“科斗成群結(jié)隊(duì)的在水里面游泳; 愛羅先珂君 也常常踱來訪他們?!?/p>
(2).指科斗文字。 唐 韓愈 《科斗書后記》:“於 汴州 識(shí) 開封 令 服之 者, 陽冰 子,授余以其家科斗《孝經(jīng)》, 衛(wèi)宏 《官書》,兩部合一卷?!?唐 李復(fù)言 《續(xù)玄怪錄·定婚店》:“ 固 步覘之,不識(shí)其字,既非蟲篆八分科斗之勢(shì),又非梵書?!?宋 陳師道 《觀兗文忠公家六一堂圖書》詩:“廟器刻科斗,寳樽播華蟲?!?/p>
(3).指古文經(jīng)籍。 唐 劉言史 《放螢怨》詩:“架中科斗萬餘卷,一字千回重照見。” 宋 葛立方 《韻語陽秋》卷二十:“ 子由 嘗跋 東坡 遺稿云……科斗藏壁間,見者空嘆驚。廢興自有時(shí),詩書付 西京 。”
(4).指科斗形營帳。 唐 崔湜 《大漠行》:“科斗連營 太原 道,魚麗合陣 武威 川?!?/p>
文字
文字 (wénzì) 記錄語言的符號(hào),如漢字、拉丁字母。秦始皇統(tǒng)一中國后,在“瑯琊山刻石”中才第一次把文字叫做字 characters;script 倉頡之初作書,蓋依類象形,故謂之文,其后形聲相益,即謂之字。文者物象之本,字者言孳乳而浸多也?!墩f文解字?jǐn)ⅰ? 文章;作文 writing 文字通順 語言的書面形式,如漢文、俄文 written language 文書;公文 documents 行文字 密信 secret letter 得此文字孟郊名句,夜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