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朝裴迪《輞川集二十首》
跂石復臨水,弄波情未極。日下川上寒,浮云澹無色。
南山北垞下,結(jié)宇臨欹湖。每欲采樵去,扁舟出菰蒲。
門前宮槐陌,是向欹湖道。秋來山雨多,落葉無人掃。
落日松風起,還家草露晞。云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丹刺罥人衣,芳香留過客。幸堪調(diào)鼎用,愿君垂采摘。
明流紆且直,綠筱密復深。一徑通山路,行歌望舊岑。
縈渟澹不流,金碧如可拾。迎晨含素華,獨往事朝汲。
當軒彌滉漾,孤月正裴回。谷口猿聲發(fā),風傳入戶來。
映池同一色,逐吹散如絲。結(jié)陰既得地,何謝陶家時。
結(jié)廬古城下,時登古城上。古城非疇昔,今人自來往。
蒼蒼落日時,鳥聲亂溪水。緣溪路轉(zhuǎn)深,幽興何時已。
孤舟信一泊,南垞湖水岸。落日下崦嵫,清波殊淼漫。
空闊湖水廣,青熒天色同。艤舟一長嘯,四面來清風。
飄香亂椒桂,布葉間檀欒。云日雖回照,森沉猶自寒。
來過竹里館,日與道相親。出入唯山鳥,幽深無世人。
以上裴迪作品《輞川集二十首》共15首
注釋參考
調(diào)鼎
(1).烹調(diào)食物。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立言上》:“余見宰人嘆曰:‘ 伊尹 與 易牙 同知調(diào)鼎,而有賢不肖之殊?!?唐 劉禹錫 《送太常蕭博士棄官歸養(yǎng)赴東都》詩:“侍膳曾調(diào)鼎,循陔更握蘭。” 宋 吳曾 《能改齋漫錄·事始一》:“《左傳》:‘ 晏子 曰:“水火醯醢鹽梅,以烹魚肉?!薄枪湃苏{(diào)鼎用梅醢也。” 明 徐光啟 《農(nóng)政全書》卷二八:“《農(nóng)桑通訣》曰:又一種澤蒜,可以香食。 吳 人調(diào)鼎,率多用此。”
(2).喻任宰相治理國家。語本《韓詩外傳》卷七:“ 伊尹 ,故 有莘氏 僮也,負鼎操俎調(diào)五味,而立為相,其遇 湯 也?!?唐 孟浩然 《都下送辛大之鄂》詩:“未逢調(diào)鼎用,徒有濟川心。” 元 薩都剌 《題光春卷上有蕭滕王三學士贊》詩:“未經(jīng)調(diào)鼎休惆悵,會見留酸到子孫?!?清 張大受 《呈竹垞先生四十韻》:“自此期調(diào)鼎,無端怨失弓。”
(3).指治理國家的才能。 唐 皇甫冉 《彭祖井》詩:“聞道延年如玉液,欲將調(diào)鼎獻明光?!?/p>
采摘
采摘 (cǎizhāi) 采收摘撿 collect;gather;pick 采摘草莓裴迪名句,輞川集二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