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司馬光《送李祠部知滑州》:
東郡隄郡繇苦,曏來煙火疏。
提封百里遠(yuǎn),生齒萬家余。
賢守車?yán)p下,疲人意紓。
行聞謠五绔,京廩滿郊墟。
注釋參考
五绔
亦作“ 五褲 ”。 《后漢書·廉范傳》:“﹝ 范 ﹞ 建初 中,遷 蜀郡 太守……舊制禁民夜作,以防火災(zāi),而更相隱蔽,燒者日屬。 范 乃毀削先令,但嚴(yán)使儲水而已。百姓為便,乃歌之曰:‘ 廉叔度 ,來何暮?不禁火,民安作。平生無襦今五絝?!焙笠浴拔褰f”作為稱頌地方官吏施行善政之詞。 唐 儲光羲 《晚次東亭獻(xiàn)鄭州宋使君文》詩:“籍籍歌五袴,祁祁頌千箱?!?宋 辛棄疾 《水調(diào)歌頭·送鄭厚卿趙衡州》詞:“莫信君門萬里,但使民歌五袴,歸詔鳳凰啣。”《jin{1*1}瓶{1*1}梅詞話》第六六回:“又久仰貴任榮修德政,舉民有五袴之曲,境有三留之譽(yù)?!?清 錢謙益 《戶部江西清吏司員外郎廉第授奉直大夫制》:“爾之字人可以庶,爾之祥刑可以教……<無衣>五袴之謡豈遂遜於前烈乎?”
郊墟
郊外;村野荒丘之間。 唐 韓愈 《符讀書城南》詩:“時(shí)秋積雨霽,新涼入郊墟?!?明 高明 《琵琶記·風(fēng)木馀恨》:“傷心滿目故人疎,看郊墟,盡荒蕪?!?清 顧炎武 《僑居神烈山下》詩:“典得山南半畝居,偶因行藥到郊墟?!?/p>
司馬光名句,送李祠部知滑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