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晁補(bǔ)之《洞仙歌(菊)》:
今春閏好。
怪重陽菊早。
滿檻煌煌看霜曉。
喚金錢翠雨,不稱標(biāo)容,瀟灑意、陶潛詩中能道。
不應(yīng)夸絕艷,曾妒春華,因甚東君意不到。
又似鎖,三千漢女,偏教明妃、怨西風(fēng)邊草。
也何必、牛山苦沾衣,算只好龍山,醉狂吹帽。
注釋參考
何必
何必 (hébì) 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必 be not necessary;there is no need;why 何必去那么早牛山
山名。在今 山東省 淄博市 。 春秋 時(shí) 齊景公 泣 牛山 ,即其地。 三國 魏 曹植 《感節(jié)賦》:“唯人生之忽過,若鑿石之未燿。慕 牛山 之哀泣,懼 平仲 之我笑。”《晉書·慕容德載記》:“﹝ 慕容德 ﹞北登 社首山 ,東望 鼎足 ,因目 牛山 而嘆曰:‘古無不死!’愴然有終焉之志?!?唐 杜牧 《九日齊山登高》詩:“古往今來只如此, 牛山 何必獨(dú)霑衣?!?明 何景明 《九日同馬君卿登高》詩:“ 牛山 元有恨,休訝淚長流?!眳⒁姟?牛山嘆 ”。
只好
只好 (zhǐhǎo) 只有;只能 be forced to;have to;the only alternative is to 河上沒有橋,我們只好涉水過去醉狂
謂沉醉。 唐 白居易 《醉中留別楊六兄弟》詩:“春初攜手春深散,無日花間不醉狂?!?/p>
吹帽
《晉書·孟嘉傳》:“九月九日, 溫 ( 桓溫 )燕 龍山 ,僚佐畢集,時(shí)佐吏并著戎服,有風(fēng)至,吹 嘉 帽墮落, 嘉 不之覺?!焙笠浴按得薄睘橹鼐诺歉哐偶牡涔?。 唐 杜甫 《九日藍(lán)田崔氏莊》詩:“羞將短髮還吹帽,笑倩旁人為正冠。” 唐 韓愈 《薦士》詩:“霜風(fēng)破佳菊,嘉節(jié)迫吹帽?!?宋 柳永 《玉蝴蝶·重陽》詞:“良儔,西風(fēng)吹帽,東籬攜酒,共結(jié)歡游?!?明 何景明 《九日》詩:“吹帽他時(shí)興,登臺此日情?!?/p>
晁補(bǔ)之名句,洞仙歌(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