啐啄同時不偶然,史君提起正當年
出自宋代樓鑰《送一老住廬山歸宗》:
啐啄同時不偶然,史君提起正當年。
向來鬧市難行道,今日人天聽說禪。
注釋參考
啐啄同時
雞子孵化時,小雞將出,即在殼內(nèi)吮聲,謂之“啐”;母雞為助其出而同時嚙殼,稱為“啄”。佛家因以“啐啄同時”比喻機緣相投或兩相吻合。 宋 蔡絛 《鐵圍山叢談》卷五:“ 老志 又曰:‘紫府真人,實陰官之貴,匪天仙。 魏公 功德茂盛,近始陞諸天矣。其初 玉華真人 下侍者也。’ 小天 疾應(yīng)曰:‘乃 玉華真人 下侍者也?!讼嗾Z,即啐啄同時?!薄侗處r錄》卷一:“ 法眼禪師 有啐啄同時底機,具啐啄同時底用,方能如此答話。”
不偶
(1).不遇;不合。 漢 王充 《論衡·命義》:“行與主乖,退而遠,不偶也?!?南朝 宋 顏延之 《五君詠·嵇中散》:“ 中散 不偶世,本自餐霞人?!?/p>
(2).引申為命運不好。 宋 蘇軾 《京師哭任遵圣》詩:“哀哉命不偶,每以才得謗?!?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葉生》:“ 淮陽 葉生 者,失其名字。文章詞賦冠絶當時,而所如不偶,困於名場?!?/p>
史君
使君。對州郡長官的尊稱。史,通“ 使 ”。 宋 范仲淹 《絳州園池》詩:“絳臺史君府,亭閣參園圃?!?宋 王安石 《送潘景純》詩:“賴有史君能好士,方看一鶚在秋天?!眳⒁姟?使君 ”。
提起
提起 (tíqǐ) 談到;說起 mention;speak of 提起訴訟 奮起 rise;brace up;arouse 提起精神 提出;引起 institute;bring;prefer;pay 提起訴訟 舉起;拿起 lift 他從紙上提起筆來 向上集攏 gather 提起裙子,跳過小溪正當年
正在身強力壯的年齡。如:十七、十八力不全,二十七、八正當年。
樓鑰名句,送一老住廬山歸宗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