蔌絳紗,按紅牙,金鞍半攲玉面馬
出自元代張可久《【越調(diào)】寨兒令_九日登高過》:
九日登高。
。
過柳洲,喚蘭舟,長空雁聲啼暮愁。
樽俎風(fēng)流,笑語溫柔,乘興的三甌。
帶黃花人質(zhì)紅樓,整烏紗自笑白頭。
歸期何太晚,醉舞老來羞。
幽,誰唱楚天秋?。
。
游春即景二首。
。
蔌絳紗,按紅牙,金鞍半攲玉面馬。
仙洞青霞,老樹烏鴉,山一點暮天涯。
翠交加夾竹桃花,錦模糊照水山茶。
鬧竿兒喬傀儡,艦船上小琵琶。
他,醉臥美人家。
錦水箋,繡鞍韉,曲江醉題三墜鞭。
簾底嬋娟,月下姻緣,此地遇神仙。
有花有酒梁園,無風(fēng)無雨春天。
盈盈小玉梅,穩(wěn)穩(wěn)戧金船。
偏,收向斷橋邊。
。
。
湖上春行。
。
桃雨晴,柳風(fēng)輕,西湖六橋如畫屏。
巖溜冷冷,樵斧丁丁,松下倚山僧。
陳朝老檜重榮,蘇堤漁唱新聲。
竹闌金瑣碎,花貌玉娉婷。
行,同上冷泉亭。
。
。
晚涼即席。
。
玳瑁筵,鷓鴣天,一篇六幺十四弦。
石漱冰泉,且滿瓊田,歌舞斗嬋娟。
并頭湖上白蓮,雙飛花下紅鹓。
畫圖金地山,粉黛玉天仙。
船,移向柳陰邊。
。
。
注釋參考
絳紗
(1).紅紗。紗,絹之輕細(xì)者。 唐 韋應(yīng)物 《萼綠華歌》:“仙容矯矯兮雜瑤珮,輕衣重重兮蒙絳紗。” 明 徐渭 《憶潘公》詩之二:“帳底畫眉猶未了,寺丞親著絳紗來?!?/p>
(2).猶絳帳。對師門、講席之敬稱。 唐 劉禹錫 《送趙中丞自司金外郎轉(zhuǎn)官參山南令狐仆射幕府》詩:“相府開油幕,門生逐絳紗?!?宋 蘇軾 《仙游潭·馬融石室》詩:“未應(yīng)將軍聘,初從 季直 游。絳紗生不識,蒼石尚能留。”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 豫庭 《贈婦翁》云:‘喜我絳紗深有托,半為嬌客半門生?!眳⒁姟?絳帳 ”。
紅牙
(1).檀木的別稱。檀木色紅質(zhì)堅,故名。 唐 白居易 《中和日謝恩賜尺狀》:“況以紅牙為尺,白銀為寸;美而有度,煥以相宣?!?唐 皮日休 《二游詩·徐詩》:“軸閒翠鈿剝,籤古紅牙折?!薄端问贰な兰覀魅窃藉X俶》:“ 俶 貢白金五萬兩、錢萬萬、絹十萬匹,綾二萬匹、綿十萬……紅牙樂器二十二事。”《遼史·太宗紀(jì)三》:“ 唐 遣使遺紅牙笙。”
(2).樂器名。檀木制的拍板,用以調(diào)節(jié)樂曲的節(jié)拍。 宋 司馬光 《和王少卿十日與留臺國子監(jiān)崇福宮諸官赴王尹賞菊之會》:“紅牙板急絃聲咽,白玉舟橫酒量寬?!?元 張可久 《寨兒令·游春即景》曲之一:“蔌絳紗,按紅牙,金鞍半攲玉面馬?!?明 王世貞 《同省中諸君過徐丈》詩:“紫玉行杯彈《出塞》,紅牙催拍按《梁州》。” 清 洪昇 《長生殿·制譜》:“聽宮鶯數(shù)聲,恰好應(yīng)紅牙。”
玉面
(1).尊稱人的容顏?!豆騻鳌ば辍罚骸笆且允构讶说靡娋衩?。”
(2).美好的容貌。 南朝 梁簡文帝 《烏棲曲》之四:“織成屏風(fēng)金屈膝,朱脣玉面燈前出?!?唐 李白 《浣紗石上女》詩:“玉面 耶溪 女,青蛾紅粉妝。”《隨園詩話》卷一引 清 徐柯 《過平原有見》詩:“玉面珠璫坐錦車,蟠云作髻兩分梳?!?/p>
(3).白色的臉。指玉面貍。 宋 朱松 《牛尾貍》詩之一:“壓槽玉面天涯見,琢雪庖霜照眼明?!?/p>
(4).白色的臉。指玉花驄的臉。 元 張昱 《昔游》詩:“冠翹鶡尾朱袍盛,馬頓金羈玉面斜?!?明 高明 《琵琶記·新進士宴杏園》:“玉面、銀鬃、秀膊、青花?!?/p>
(5).指梅花。 宋 《虞美人》詞:“冰膚玉面 孤山 裔,肯到人間世。天然不與百花同,卻恨無情輕付、與東風(fēng)。”
張可久名句,【越調(diào)】寨兒令_九日登高過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