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清代佚名《弈喻》:
予觀弈于友人所,一客數(shù)敗,嗤其失算,輒欲易置之,以為不逮己也。
頃之,客請與予對局,予頗易之。
甫下數(shù)子,客已得先手。
局將半,予思益苦,而客之智尚有余。
竟局?jǐn)?shù)之,客勝予十三子,予赧甚,不能出一言。
后有招予觀弈者,終日默坐而已。
今之學(xué)者,讀古人書,多訾古人之失;與今人居,亦樂稱人失。
人固不能無失,然試易地以處,平心而度之,吾果無一失乎?吾能知人之失而不能見吾之失,吾能指人之小失而不能見吾之大失。
吾求吾失且不暇,何暇論人哉! 弈之優(yōu)劣有定也,一著之失,人皆見之,雖護(hù)前者不能諱也。
理之所在,各是其所是,各非其所非,世無孔子,誰能定是非之真?然則人之失者未必非得也,吾之無失者未必非大失也,而彼此相嗤無有已時(shí),曾觀弈者之不若已!。
注釋參考
不暇
不暇 (bùxiá) 沒有空閑,來不及 be too busy;have no time 秦人不暇不哀?!啤ざ拍痢栋⒎繉m賦》何暇
(1).哪里有閑暇。 三國 魏 韋曜 《博弈論》:“君子之居室也,勤身以致養(yǎng);其在朝也,竭命以納忠。臨事且猶旰食,而何暇博弈之足躭?”
(2).引申為哪里談得上?!肚f子·人間世》:“古之至人,先存諸己而后存諸人。所存於己者未定,何暇至於暴人之所行!” 三國 魏 曹冏 《六代論》:“譬之種樹,久則深固其根本,茂盛其枝葉,若造次徙於山林之中,植於宮闕之下,雖壅之以黑墳,暖之於春日,猶不救於枯槁,何暇繁育哉?” 晉 盧諶 《贈(zèng)崔溫》詩:“茍?jiān)泼庾镬?,何暇收民譽(yù)?”
(3).猶豈但?!蛾套哟呵铩?nèi)篇諫上十八》:“今君嗜酒而并于樂,政不飾而寬于小人,近讒好優(yōu),惡文而疏圣賢人,何暇在慧!茀又將見矣?!?吳則虞 集釋引 于鬯 云:“何暇,語助,若言‘豈但’。” 漢 劉向 《新序·雜事》:“ 孟嘗君 曰:‘先生老矣……’ 楚丘先生 曰:‘噫!將我而老乎?噫!將使我追車而赴馬乎?投石而超距乎!逐麋鹿而搏豹虎乎?吾已死矣,何暇老哉!’”
論人
評論人。 唐 韓愈 《送石處士序》:“與之語道理,辨古今事當(dāng)否,論人高下,事后當(dāng)成敗,若 河 決下流而東注?!?明 黃淳耀 《吾師錄·恕物》:“故曰論人,當(dāng)於有過中求無過,不當(dāng)於無過中求有過?!?魯迅 《書信集·致蕭軍》:“ 中國 的論客,論事論人,向來是極苛酷的?!?/p>
選拔人才。論,通“ 掄 ”。《墨子·所染》:“故善為君者,勞於論人,而佚於治官?!?孫詒讓 間詁引 高誘 曰:“論猶擇也。”
佚名名句,弈喻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