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雜詠一百首伏生》:
偶脫驪山厄,龍鐘九十馀。
誰知漢掌故,傳得不全書。
注釋參考
掌故
掌故 (zhǎnggù) 歷史上的制度、文化沿革以及人物事跡等 anecdotes 孝文、 孝武因襲掌故,未遑講試?!妒酚洝敳吡袀鳌?h3>得不能不;豈不?!妒酚洝で乇炯o》“伐 南山 大梓” 司馬貞 索隱引《錄異傳》:“ 秦 若使人被髮,以朱絲繞樹伐汝,汝得不困耶?” 唐 李德裕 《次柳氏舊聞》:“ 志忠 晚乃謬計耳,其初立朝,得不為賢相乎?”《三國演義》第九五回:“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棄城而走,必不能遠遁。得不為 司馬懿 所擒乎?”
全書
(1).內容完整,并無殘缺的書。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但既殘缺,非復全書。” 宋 曾鞏 《<新序>目錄序》:“ 劉向 所集次《新序》三十篇; 隋 唐 之世,尚為全書,今可見者十篇而已?!?/p>
(2).指整部書。 清 康熙 《御制<佩文韻府>序》:“於五十年十月全書告成,共一百零六卷,一萬八千餘頁?!?/p>
(3).由許多人合編的叢書。如:《四庫全書》。
(4).指一人的全集。如:《曾子全書》。
(5).就某一專題進行全面闡述所編次的書。如:《農政全書》。
劉克莊名句,雜詠一百首伏生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