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樽送曲韓娥起
出自隋代江總《宛轉(zhuǎn)歌》:
七夕天河白露明。
八月濤水秋風(fēng)驚。
樓中恒聞哀響曲。
塘上復(fù)有辛苦行。
不解何意悲秋氣。
直置無秋悲自生。
不怨前階促織鳴。
偏愁別路搗衣聲。
別燕差池自有返。
離蟬寂寞詎含情。
云聚懷情四望臺。
月冷相思九重觀。
欲題芍藥詩不成。
來采芙蓉花已散。
金樽送曲韓娥起。
玉柱調(diào)弦楚妃嘆。
翠眉結(jié)恨不復(fù)開。
寶鬢迎秋度前亂。
湘妃拭淚灑貞筠。
筴藥浣衣何處人。
步步香飛金薄履。
盈盈扇掩珊瑚唇。
已言采桑期陌上。
復(fù)能解佩就江濱。
競?cè)肴A堂要花枕。
爭開羽帳奉華茵。
不惜獨眠前下釣。
欲許便作后來薪。
后來瞑瞑同玉床。
可憐顏色無比方。
誰能巧笑特窺井。
乍取新聲學(xué)繞梁。
宿處留嬌墮黃珥。
鏡前含笑弄明珰。
菤葹摘心心不盡。
茱萸折葉葉更芳。
已聞能歌洞簫賦。
詎是故愛邯鄲倡。
注釋參考
金樽
亦作“ 金尊 ”。酒尊的美稱。 南朝 宋 謝靈運 《石門新營所住》詩:“芳塵凝瑤席,清醑滿金樽?!?唐 陳子昂 《春夜別友人》詩之一:“銀燭吐青煙,金尊對綺筵?!?聞一多 《紅燭·深夜底淚》:“?。∮钪娴咨?,都將酌進(jìn)上帝底金樽。”
韓娥
相傳為古代 韓國 的善歌者。《列子·湯問》“昔 韓娥 東之 齊 ,匱糧,過 雍門 ,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梁欐,三日不絶。” 張湛 注:“﹝ 韓娥 ﹞ 韓國 善歌者也?!焙笠蛞浴绊n娥”指善歌者。亦借指歌妓。 隋 江總 《宛轉(zhuǎn)歌》:“金樽送曲 韓娥 起,玉柱調(diào)絃 楚妃 嘆。” 唐 沉亞之 《答馮陶書》:“聞古之 韓娥 ,其歌也,能易哀樂,變林籟,則有是也?!?明 陳汝元 《金蓮記·彈絲》:“當(dāng)筵調(diào)笙弄簫,羞殺我 韓娥 蘇小 。”
江總名句,宛轉(zhuǎn)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