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葉升《登凌云山絕頂》:
崔巍萬仞儼危梯,躡履多憑一杖藜。
老宦躋崖沖斗動,高朋立頂惹同啼。
振衣遠(yuǎn)望乾坤小,舉首回看日月低。
自是登天疑有路,云山縹緲夕陽西。
注釋參考
自是
自是 (zìshì) 自然是 naturally;of course 眾人見他如此無禮,自是憤憤不平 自以為是 self-conceited 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老子》 從此 from now on;from then on;henceforth;thereupon登天
(1).升天?!蹲髠鳌こ晒辍罚骸靶〕加谐繅糌?fù)公以登天。”《莊子·大宗師》:“孰能登天游霧,撓挑無極;相忘以生,無所終窮?”《宋史·神宗紀(jì)一》:“ 嘉祐 八年侍 英宗 入居 慶寧宮 ,嘗夢神人捧之登天?!?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一編第五章第九節(jié):“ 秦國 西有 儀渠國 ,父母死,火燒遺體,稱為登天。”
(2).指登帝位?!端貑枴ど瞎盘煺嬲摗罚骸拔粼?黃帝 ,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徇齊,長而敦敏,成而登天,迺問於天師曰:‘余聞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歲……人將失之耶?’” 王冰 注:“ 黃帝 后鑄鼎於 鼎湖山 ,鼎成而白日升天?!?清 俞樾 《內(nèi)經(jīng)辨言》:“成而登天,謂登天位也?!兑住っ饕摹穫髟唬骸醯怯谔欤账膰??!烧h此經(jīng)登天之義。故下文即云:‘迺問於天師?!曊叱猩现~,見 黃帝 既登為帝,乃發(fā)此問也?!?/p>
(3).指成仙。 晉 葛洪 《抱樸子·對俗》:“若幸可止家而不死者,亦何必求於速登天乎?”
(4).比喻極難?!睹献印けM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似不可及也。” 金 元好問 《跋閑閑自書樂善堂詩》:“從善如登天,從惡如棄屣,而於趨舍乖,知之不審耳?!薄端疂G傳》第七二回:“花魁的風(fēng)流聲價,播傳寰宇,求見一面,如登天之難,何況親賜酒食?!薄都t樓夢》第十回:“你如今要鬧出了這個學(xué)房,再想找這么個地方兒,我告訴你説罷,比登天的還難呢!”
云山
(1).云和山。 南朝 梁 吳均 《同柳吳興烏亭集送柳舍人》詩:“云山離晻曖,花霧共依霏?!?唐 王昌齡 《過華陰》詩:“云起 太華山 ,云山共明滅?!?宋 蘇舜欽 《無錫惠山寺》詩:“云山相照翠會合,殿閣對起涼參差?!?/p>
(2).高聳入云之山。 漢 蔡琰 《胡笳十八拍》:“云山萬里兮歸路遐,疾風(fēng)千里兮揚(yáng)塵沙?!?唐 皇甫冉 《送王司直》詩:“西塞云山遠(yuǎn),東風(fēng)道路長。” 清 紀(jì)昀 《閱微草堂筆記·姑妄聽之二》:“既而 秋圃 揭換壁紙,又得數(shù)詩……又一首曰:‘咫尺樓窗夜見燈,云山似阻幾千層。’”
(3).遠(yuǎn)離塵世的地方。隱者或出家人的居處。 南朝 梁 江淹 《蕭被侍中敦勸表》:“臣不能遵煙洲而謝 歧伯 ,迎云山而揖 許由 ?!?胡之驥 注:“ 阮嗣宗 《勸晉王牋》曰:‘臨滄洲而謝 支伯 ,登 箕山 而揖 許由 ?!?唐 元稹 《修龜山魚池示眾僧》詩:“云山莫厭看經(jīng)坐,便是浮生得道時?!?元 劉因 《贈狂道士》詩:“得意云山是處過,逢人對酒即高歌。”
縹緲
縹緲,縹乎,縹縹 (piāomiǎo,piāohū,piāopiāo) 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dimly discernible夕陽
夕陽 (xīyáng) 傍晚的太陽 the setting sun 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钌屉[《登樂游原》葉升名句,登凌云山絕頂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