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鄒操》:
歸歟懷哉,此邦不可以游。
眷吾車而有柅,非河滸之無舟。
政何君而莫與,君何國而莫求。
歲荏荏而老至,慨時(shí)運(yùn)之不逑。
洋洋乎水哉,丘之不得濟(jì)也。
昊天不吊,仁者此無罪也。
攬國辟而家擅,幾何而不殆也。
心病不可藥,手足未有害也。
鳥覆巢於主人,鳳摩天而逝也。
求所用生喪其生,吾不忍幪此蠆也豈曰如之何,然后求諸蔡也。
已乎已乎!鳥獸山林,則以食也。
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
歸我休矣,奉帝則也。
大同至小,天地德也。
小物自私,智之賊也。
國無知兮,我非傷悲兮。
騶御委轡,四牡馳兮。
心不慊於前驅(qū),又欲下而走兮。
中園有林,斧所相兮。
大廈峨峨,不謀匠兮。
往者不可及,來者吾猶望兮。
注釋參考
河滸
河邊。語本《詩·王風(fēng)·葛藟》:“緜緜葛藟,在 河 之滸?!?漢 崔瑗 《河堤謁者箴》:“導(dǎo) 河 積石 ,鑿于 龍門 。疏為 砥柱 ,率彼 河 滸。” 南朝 宋 鮑照 《代棹歌行》:“昔秋寓 江 介,茲春客河滸?!?/p>
之無
(1).之字與無字。 唐 白居易 《與元九書》:“僕始生六七月時(shí),乳母抱弄於書屏下,有指無字之字示僕者,僕雖口未能言,心已默識?!?金 元好問 《贈(zèng)利州侯神童》詩:“極知之無不足訝,更恐洛誦難為功。”
(2).借指簡單易識之字。 明 劉元卿 《賢奕編·應(yīng)諧·乍解張皇》:“ 汝 有田舍翁,家貲殽盛,而累世不識之無?!?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醫(yī)術(shù)》:“張?jiān)弧覂H識之無耳,烏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醫(yī)何必多識字乎?但行之耳。’”
黃庭堅(jiān)名句,鄒操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