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和子由中秋見月》: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盡銀闕涌,亂云脫壞如崩濤。
誰為天公洗眸子,應費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間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彈丸,角尾奕奕蒼龍蟠。
今宵注眼看不見,更許螢火爭清寒。
何人艤舟臨古汴,千燈夜作魚龍變。
曲折無心逐浪花,低昂赴節(jié)隨歌板。
青熒滅沒轉(zhuǎn)前山,浪飐風回豈復堅。
明月易低人易散,歸來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螀鳴露草。
卷簾推戶寂無人,窗下咿啞惟楚老。
南都從事莫羞貧,對月題詩有幾人。
明朝人事隨日出,怳然一夢瑤臺客。
注釋參考
天公
天公 (tiāngōng) 天。以天擬人,故稱 the Heaven 神話傳說中指自然界的主宰者 the ruler of heaven;God 天公不作美眸子
眸子 (móuzi) 同“眸”。本指瞳人,泛指眼睛 pupil of the eye;eye明河
天河,銀河。 唐 宋之問 《明河篇》:“明河可望不可親,愿得乘槎一問津?!?宋 歐陽修 《秋聲賦》:“星月皎潔,明河在天?!?黃節(jié) 《七夕園坐夜歸同菑叟》詩:“雨后明河淡欲流,病餘不覺已成秋?!?/p>
蘇軾名句,和子由中秋見月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