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陸游《東村晚歸》:
蜀道還吳鬢已絲,歷年二紀(jì)固應(yīng)衰。
寧知病思沉綿日,又見秋風(fēng)搖落時。
錦雉白魚供野餉,青林紅樹入新詩。
東村寂寂風(fēng)煙晚,酒掛驢肩又一奇。
注釋參考
蜀道
蜀 中的道路。亦泛指 蜀 地。 唐 李白 《蜀道難》詩:“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 道之難難於上青天!” 唐 溫庭筠 《過華清宮二十二韻》:“早梅悲 蜀 道,高樹隔 昭 丘?!薄峨`續(xù)·漢建平郫縣碑》 宋 洪適 釋:“右《建平郫縣碑》二十九字。 建平 者, 哀帝 之紀(jì)年,其五年已改為 元壽 矣……殆 蜀 道未知改元爾?!薄度龂萘x》第六十回:“ 修 謂 松 曰:‘ 蜀 道崎嶇,遠(yuǎn)來勞苦?!?陳毅 《詠三峽》:“ 蜀 道真如天, 江 行萬山間?!?/p>
歷年
歷年 (lìnián) 歷法上的年 calendar year 過去多少年 over the years 歷年的積累二紀(jì)
(1).謂日、月?!逗鬂h書·張衡傳》:“倚 招搖 、 攝提 以低回剹流兮,察二紀(jì)、 五緯 之綢繆遹皇?!?李賢 注:“二紀(jì),日月也?!?/p>
(2).二十四年。《文選·謝靈運<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發(fā)都>》詩:“從來漸二紀(jì),始得傍歸路?!?李善 注引 孔安國 《尚書傳》:“十二年曰紀(jì)。” 張銑 注:“自從仕來,漸進得二十四年?!?南朝 梁 任昉 《為范始興作求立太宰碑表》:“策名委質(zhì),忽焉二紀(jì)?!?/p>
(3).約指二十余年。 唐 李敬方 《太和公主還宮》詩:“二紀(jì)煙塵外,凄涼轉(zhuǎn)戰(zhàn)歸。”《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五:“吾本天上司書仙人,偶以一念情愛,謫居人間二紀(jì)?!?王古魯 注:“一紀(jì)為十二年,此處二紀(jì)泛指二十餘歲之意。” 清 劉巖 《哭家西谷侍御》詩:“二紀(jì)聚京國,情若同胞親?!?/p>
陸游名句,東村晚歸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