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令《送僧自總》:
吾病不喜語,客來佰寒暄。
頰舌且不能,況事交字間。
彼總乃吾舊,不見今三年。
一日踏我門,告我將南遷。
問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緣。
言方學(xué)從師,惜以日月閑。
將求佛所宗,就乞世未傳。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顛。
行方極所到,未可歲月還。
謂余昔同游,當(dāng)?shù)盟鸵匝?/span>。
噫佛與吾學(xué),兩分不相全。
今余與子遇,無異東西轅。
共憩中道間,邂逅相留連。
我駕志在遠(yuǎn),子驅(qū)良亦遄。
吾終不爾從,爾終不回旋。
兩各劇所勤,相遠(yuǎn)日益懸。
又出所為文,要我加量銓。
熒熒掇其英,曄曄粲滿編。
惜哉不經(jīng)師,如珠莫鉆穿。
雖有可寶資,終以無用捐。
吾觀古人書,蓋亦不但然。
道德藹於中,口實(shí)助使宣。
豈有拔其根,而望華可搴。
不知源所來,何用其流沿。
人材茍不長,得一且可專。
六經(jīng)眾子文,其治自足觀。
身當(dāng)圣人時(shí),來學(xué)浩萬千。
獨(dú)顏才庶蔑,他固未可肩。
人有老於行,不聞可逃天。
子何不從此,去就異說攣。
弗思自解縱,又欲引世纏。
常觀己論徒,恥出妻子前。
彼髠以為羞,爾以為忻懽。
生棄父母養(yǎng),士得執(zhí)以鞭。
彼為則遇刑,爾還自稱賢。
羞惡所不存,爾說尚何先。
予欲收子身,解去子所牽。
浴以青冷波,佩以蘭與荃。
相從中道驅(qū),障塞異道偏。
愛之幸其聽,不聽誠可憐。
注釋參考
同游
見“ 同游 ”。
亦作“ 同游 ”。1.互相交往。《國語·齊語》:“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戰(zhàn)聲相聞,足以不乖?!薄盾髯印しㄐ小罚骸?曾子 曰:‘同游而不見愛者,吾必不仁也?!?梁啟超 《新中國未來記》第三回:“這兩位先生同里,少同學(xué),長同游,壯同事?!?/p>
(2).一同游覽。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捷悟》:“ 王東亭 作 宣武 主簿,嘗春月與 石頭 兄弟乘馬出郊,時(shí)彥同游者連鑣俱進(jìn)?!?朱自清 《槳聲燈影里的秦淮河》:“一九二三年八月的一晚,我和 平伯 同游 秦淮河 ?!?/p>
(3).指同游者;同伴。 唐 許渾 《秋思》詩:“琪樹西風(fēng)枕簟秋, 楚 云 湘 水憶同游?!?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海公子》:“﹝ 張生 ﹞開尊自酌,恨無同游?!?/p>
當(dāng)?shù)?/h3>
(1).應(yīng)該;理所當(dāng)然。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孚 ( 羊孚 )雅善理義,乃與 仲堪 道《齊物》。 殷 難之, 羊 云:‘君四番后,當(dāng)?shù)靡娡?。’”《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小娘子放心,令尊與我是老兄弟,當(dāng)?shù)迷缤碚展堋!?清 洪昇 《長生殿·私祭》:“這是當(dāng)?shù)玫模覍憘€(gè)牌位兒供養(yǎng)。”
(2).承受。《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十:“﹝ 巢大郎 ﹞怎當(dāng)?shù)闷捩獌蓚€(gè),推班出色,遞換來擾,不勾幾時(shí),把所得之物乾浄弄完?!贝▌ 蹲T記兒》第一場:“姑姑,想你我都是苦命之人,這‘夫人’二字實(shí)實(shí)不敢當(dāng)?shù)谩!?/p>
王令名句,送僧自總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