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刑在眉睫,溫然異群倫
出自宋代韓元吉《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diào)》:
后生仰前輩,今世思古人。
豈得歲月久,所懷風俗淳。
昔我家閩中,龜山實其鄰。
出門尚群盜,欲往志不伸。
相從朋舊間,得語盡可珍。
俯仰今幾保,遺編半埃塵。
白頭入幕府,始與夫子親。
夫子龜山裔,麕{上鹿下加}見祥麟。
晚同柱后史,無心問平津。
典刑在眉睫,溫然異群倫。
向來簿領(lǐng)中,挾書聽諄諄。
豈不開我塞,異聞此其真。
亦或舉樽酒,筆談忘賤貧。
同僚各分散,世事日以新。
遙憐鄭公鄉(xiāng),俎豆猶莘莘。
彈冠定不茍,家庭有書紳。
道學固未泯,吾謀復誰陳。
尚想金馬門,西湖醉余春。
注釋參考
典刑
典刑 (diǎnxíng) 常刑 normal punishment 掌管刑罰 control punishment;wield penalty 釋之典型,國憲以平?!稘h書·敘傳下》 受死刑 be punished with death 屈招藥死了公公,今日赴法場典刑。——元· 關(guān)漢卿《竇娥冤》眉睫
眉睫 (méijié) 眉毛和睫毛;比喻近在眼前 as close to the eye as the eyebrows and eyelashes溫然
(1).溫和貌。《詩·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 漢 鄭玄 箋:“念君子之性,溫然如玉?!薄短綇V記》卷三四○引 唐 李景亮 《李章武傳》:“雖弘道自高,惡為潔飾,而容貌閑美,即之溫然?!?明 何景明 《張公去思碑》:“臨民溫然有餘度,人多易近?!?清 吳敏樹 《先考行狀》:“顧自其微有知識之日,日趨侍府君於家,而仰其容貌,則見其溫然以和,又儼然以莊也?!?/p>
(2).和潤貌。 宋 蘇洵 《仲兄字文甫說》:“今夫玉非不溫然美矣,而不得以為文;刻鏤組繡非不文矣,而不可與論乎自然?!?/p>
(3).溫暖貌。 唐 羊士諤 《齋中有獸皮茵偶成詠》:“臥閣幸相宜,溫然承宴息?!?唐 姚合 《街西居》詩之二:“日出窮巷喜,溫然勝重衣?!?/p>
群倫
同類或同等的人們。 漢 揚雄 《法言·孝至》:“圣人聰明淵懿,繼天測靈,冠乎羣倫?!?唐 劉禹錫 《袁州廣禪師碑》:“惟四海之大,羣倫之富,必有以得其門而會其宗者?!?魯迅 《墳·文化偏至論》:“使天下羣倫,為聞聲而搖蕩?!?
韓元吉名句,送楊安止罷信幕赴調(diào)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