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青山非昔祠,奠觴那得計(jì)醇醨
出自宋代蘇泂《次韻芻父上巳日同游朱園四首》:
野水青山非昔祠,奠觴那得計(jì)醇醨。
拋梁有詠誰其續(xù),除卻靈均世不知。
注釋參考
野水
(1).野外的水流?!豆茏印こ廾摇罚骸敖袷供z民﹞衣皮而冠角,食野草,飲野水,孰能用之?” 唐 韓愈 《宿神龜招李二十八馮十七》詩:“荒山野水照斜暉,啄雪寒鴉趁始飛?!?元 黃庚 《約王琴所不來舟中偶成》詩:“籬落鷄欲棲,野水牛已渡?!?/p>
(2).指非經(jīng)人工開鑿的天然水流。 唐 裴度 《白二十侍郎有雙鶴在洛下余西園多野水長(zhǎng)松可以棲息遂以詩請(qǐng)之》:“且將臨野水,莫閉在樊籠?!?宋 吳淑 《江淮異人錄·建康貧者》:“內(nèi)臣 張琪 果園中多荒穢,亦有野水?!?清 施閏章 《過湖北山家》詩:“野水合諸澗,桃花成一村?!?/p>
青山
青山 (qīngshān) 長(zhǎng)滿綠色植物的山 green hill 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那得
1.怎得;怎會(huì);怎能。醇醨
亦作“ 醇漓 ”。1.厚酒與薄酒;酒味的厚與薄。 宋 王禹偁 《北樓感事》詩:“樽中有官醖,傾酌任醇醨?!?宋 陸游 《以事至城南書觸目》詩:“百錢且就村場(chǎng)醉,舌本醇醨莫苦分?!?/p>
(2).用以喻教化、風(fēng)俗等的敦厚與澆薄。 唐 孔穎達(dá) 《<禮記正義>序》:“夫人上資六氣,下乘四序,賦清濁以醇醨,感陰陽而遷變?!?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印度總述》:“如來理教,隨類得解,去圣悠遠(yuǎn),zheng{1-1}法醇醨,任其見解之心,俱獲聞知之悟?!?清 包世臣 《韋君繡詩序》:“下亦歌詠疾苦,有以驗(yàn)風(fēng)尚醇醨。”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而于一國(guó)盛衰強(qiáng)弱之故,民德醇漓合散之由,則尤三致意焉?!?/p>
蘇泂名句,次韻芻父上巳日同游朱園四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4歪殼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