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jiān)《法語》:
兀然無事無改換,無事何須論一段。
真心無散亂,他事不須斷。
過去已過去,未來何用算。
兀然無事何曾有,人喚向外覓工夫,總是癡頑漢。
糧不蓄一粒,逢飯但知罵。
世間多事,人事相趁,渾不及我,不樂生天,亦不受福田。
饑來一缽飯,困來展腳眠。
愚人以為笑,智者謂之然。
非愚亦非智,不是玄中玄。
要去如是去,要住如是住。
身披一破衲,腳著娘生袴。
多言復(fù)多語,由來反相誤。
若欲度眾生,無過且自度。
莫漫求真佛,真佛不可見。
妙性及靈臺(tái),何曾受薰鏈。
心是無事心,面是娘生面。
劫石可動(dòng)搖,個(gè)中無改變。
無事何須讀文字,削除人我本,冥合個(gè)中意。
削除人我本,冥合個(gè)中意。
種種勞筋骨,不如林下睡兀兀。
舉頭見日出,乞飯從頭律。
將功用功,展轉(zhuǎn)冥蒙。
取即不得,不取自通。
吾有一言,絕慮忘緣,巧說不得用心傳。
更有一語,無過直與。
細(xì)極毫末,大無方所。
本自圓成,不勞機(jī)杼。
世事悠悠,不如山丘。
青松蔽日,碧澗常秋。
山云當(dāng)幕,夜月為勾。
臥藤蘿下,塊石枕頭。
不朝天子,豈羨王侯。
生死無慮,更復(fù)何憂。
月水無形,我常只寧。
萬法皆爾,本自無生。
兀然無事坐,春來草自青。
注釋參考
萬法
佛教語。梵語dharma,意譯“法”,指事物及其現(xiàn)象,也指理性、佛法等?!叭f法”指一切事物。 南朝 宋 朱昭之 《難顧道士<夷夏論>》:“《金剛般若》,文不踰千,四句所弘,道周萬法。” 宋 蘇軾 《東林第一代廣慧禪師真贊》:“而況於出三界,了萬法,不生不老,不病不死,應(yīng)物而無情者乎?!?明 汪廷訥 《獅吼記·攝對(duì)》:“有則萬法俱來,無時(shí)一絲不掛,貧僧 佛印 是也?!?/p>
本自
本來就,一向是。《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三·焦仲卿妻》:“昔作女兒時(shí),生小出野里。本自無教訓(xùn),兼愧貴家子?!?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xué)》:“ 王 本自有一往雋氣,殊自輕之。” 唐 高適 《燕歌行》:“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唐 孟郊 《嬋娟篇》:“夜半 姮娥 朝太一,人間本自無靈匹。”
無生
(1).不降生,不生存在世上。《詩·小雅·苕之華》:“知我如此,不如無生?!?鄭玄 箋:“我,我王也。知王之為政如此,則己之生,不如不生也?!币槐咀鳌盁o生”。
(2).佛教語。謂沒有生滅,不生不滅。 晉 王該 《日燭》:“咸淡泊於無生,俱脫骸而不死。” 唐 王維 《登辨覺寺》詩:“空居法云外,觀世得無生?!?明 何景明 《近寺》詩:“亦知身是妄,從此學(xué)無生。” 康有為 《七月偕鐵君及家人從者居丹將敦島燈塔》詩:“碧海蒼天無盡也,教人怎不了無生?”
黃庭堅(jiān)名句,法語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