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元代朱唏顏《念奴嬌》:
倦懷無據(jù)。
憑危闌極目,寒江斜注。
吳楚風(fēng)煙遙入望,獨(dú)識(shí)登臨真趣。
晚日帆檣,秋風(fēng)鐘梵,倚遍樓東柱。
興來攜手,與君更上高處。
隱約一水中分,金鰲戴甲,力與蛟龍拒。
擬訪臨幕清夜鶴,誰解坡仙神遇。
斷壁懸秋,驚濤*月,總是無聲句。
勝游如掃,大江依舊東去。
注釋參考
隱約
(1).困厄;儉約?!肚f子·山木》:“夫豐狐文豹,棲於山林,伏於巖穴,靜也;夜行晝居,戒也;雖飢渴隱約,猶旦胥疏於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陳鼓應(yīng) 注:“隱約含有逼困之意?!薄冻o·嚴(yán)忌<哀時(shí)命>》:“居處愁以隱約兮,志沉抑而不揚(yáng)?!?王逸 注:“言己放於山澤,隱身守約?!薄逗鬂h書·趙典傳》:“ 典 少篤行隱約,博學(xué)經(jīng)書?!?李賢 注:“隱,靜也。約,儉也?!?宋 曾鞏 《學(xué)舍記》:“予之卑巷窮廬,冗衣礱飯,芑莧之羹,隱約而安者,固予之所以遂其志而有待也?!?/p>
(2).謂義深而言簡(jiǎn)?!妒酚洝ぬ饭孕颉罚骸胺颉对?shī)》《書》隱約者,欲遂其志之思也?!?司馬貞 索隱:“謂其意隱微而言約也?!?張守節(jié) 正義:“《詩(shī)》《書》隱微而約省者, 遷 深惟欲依其隱約而成其意志也?!?宋 歐陽修 《謝氏詩(shī)序》:“ 希孟 之言,尤隱約深厚,守禮而不自放?!?/p>
(3).依稀不明貌。 南朝 梁 何遜 《初發(fā)新林》詩(shī):“帝城猶隱約,家國(guó)無處所?!?唐 韓愈 《次硤石》詩(shī):“試憑高處望,隱約見 潼關(guān) 。” 洪深 《趙閻王》第二節(jié)第三幕:“這已在林子中,遠(yuǎn)處鼓聲隱約可聞?!?/p>
中分
(1).均分?!肚f子·德充符》:“ 王駘 ,兀者也,從之游者,與夫子中分 魯 ?!薄妒酚洝ろ?xiàng)羽本紀(jì)》:“ 項(xiàng)王 乃與 漢 約,中分天下。” 唐 白居易 《同夢(mèng)得酬牛相公初到洛中小飲見贈(zèng)》詩(shī):“宮城煙月饒全占,關(guān)塞風(fēng)光請(qǐng)中分。”
(2).從中間分開。 唐 李白 《登金陵鳳凰臺(tái)》詩(shī):“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 白鷺洲 ?!?/p>
(3).分裂。 元 趙孟頫 《岳鄂王墓》詩(shī):“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清 顧炎武 《羌胡引》:“是以禍成于 道君 ,而天下遂以中分?!?/p>
指房屋從梁到地面的部分。 宋 沉括 《夢(mèng)溪筆談·技藝》:“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為上分;地以上為中分;階為下分。”
鰲戴
神話傳說謂 渤海 之東有大壑,其下無底,中有五座仙山,常隨潮波上下漂流。天帝恐五山流于西極,失群仙之居,乃使十五巨鰲輪番舉首戴之,五山才峙立不動(dòng)。見《列子·湯問》。《楚辭·天問》:“鼇戴山抃,何以安之?”后以比喻負(fù)荷重任。 北周 庾信 《謝趙王賚犀帶等啟》:“花開四照,唯見其榮;鼇戴三山,深知其重?!?清 李調(diào)元 《石匠行》:“自吾祖父供此役,日往高巖新度量。車輦夫扛百不停,巍巍鼇戴萬人仰。”
蛟龍
蛟龍 (jiāolóng) 傳說中能使洪水泛濫的一種龍 my thical flood dragon朱唏顏名句,念奴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偈頌七十六首——— 釋師觀〔宋代〕
- 感皇恩 立秋后一日有感——— 劉敏中〔元代〕
- 歲晚懷愚齋趙叔愚壺山宋謙父——— 鄒登龍〔宋代〕
- 感秋——— 汪莘〔宋代〕
- 詠項(xiàng)羽——— 于季子〔唐代〕
- 輞川集。文杏館——— 王維〔唐代〕
- 西江月(坐客見和復(fù)次韻)——— 蘇軾〔宋代〕
- 喜遷鶯·鳩雨細(xì)——— 許棐〔宋代〕
- 夢(mèng)中作四首——— 曹勛〔宋代〕
- 蝶戀花———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