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
出自宋代文同《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
已是秋陰更夕曛,亂山高下起寒云。
危樓愿見客何處,遠笛不知人厭聞。
身外流年波渺渺,眼前生事葉紛紛。
此愁萬斛誰量得,直為重拈庾信文。
注釋參考
夕曛
(1).落日的余輝。 南朝 宋 謝靈運 《晚出西射堂》詩:“曉霜楓葉丹,夕曛嵐氣陰。” 唐 戴叔倫 《晚望》詩:“山氣碧氤氳,深林帶夕曛?!?宋 梅堯臣 《金山寺》詩:“ 吳 客獨來后, 楚 橈歸夕曛?!?清 朱彝尊 《寓齋小集分韻得逢字》詩:“夕曛戀客未落,留聽西林暮鐘?!?/p>
(2).指黃昏。 明 張邦伊 《沉嘉則有三楚之游席上》詩:“春城斗酒惜離羣,把袂高歌到夕曛?!?清 朱彝尊 《同郭三滿井訪侖公即事》詩之四:“自煮 柟谿 茗,留賓待夕曛。”
高下
高下 (gāoxià) 指高低、優(yōu)劣(用于比較雙方的水平) relative superiority or inferiority;good and bad 兩個人的技術(shù)不分高下寒云
寒天的云。 晉 陶潛 《歲暮和張常侍》詩:“向夕長風起,寒云沒西山?!?唐 郎士元 《盩厔縣鄭礒宅送錢大》詩:“荒城背流水,遠雁入寒云?!?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一》:“誰知早作西行讖,老木寒云 秀野亭 。”
文同名句,山城秋日野望感事書懷詩五章呈吳龍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