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曹勛《題清虛庵三首》:
松篁交映有無中,行近仙扉一水東。
獨上上清三洞妙,寶章云笈助真風(fēng)。
注釋參考
上清
(1).上天;天空?!稘h書·揚雄傳下》“不能撠膠葛” 唐 顏師古 注:“膠葛,上清之氣也?!?唐 齊己 《賀雪》詩:“上清凝結(jié)下乾坤,為瑞為祥表致君?!?/p>
(2).道家所稱的三清境之一?!对企牌呋`》卷三:“其三清境者, 玉清 、 上清 、 太清 是也。亦名三天,其三天者, 清微天 、 禹餘天 、 大赤天 是也…… 靈寶君 治在 上清境 ,即 禹餘天 也。”《警世通言·旌陽宮鐵樹鎮(zhèn)妖》:“ 蘭公 煉丹已成,舉家服之,老者髮白反黑,少者辟穀無飢,遠近聞之,皆知其必飛昇上清也?!?/p>
(3).用以指道觀或道長。 唐 白居易 《酬贈李煉師見招》詩:“幾年司諫直 承明 ,今日求真禮上清?!?明 朱權(quán) 《荊釵記·薦亡》:“特朝拜上清,仗此名香表志誠,亡妻滯水濱,愿神魂得上升。”
(4). 唐 柳珵 《上清傳》云,丞相 竇參 為政敵所誣,自知將敗,囑其婢 上清 入宮為婢,為之辯白, 上清 后果入宮,向 德宗 辯其誣。見《太平廣記》卷二七五引《異聞集》。后因以“上清”稱婢?!锻ㄑ拧しQ謂》:“婢亦謂之上清。 柳珵 《上清傳》, 溫公 《考異》引之……事雖不可信,然當(dāng)時稱婢為上清,亦常語也?!?/p>
三洞
(1).道教經(jīng)典分洞真、洞玄、洞神三部,合稱“三洞”。言通玄達妙,其統(tǒng)有三,故云“三洞”。見《云笈七籤》卷六引《道門大論》。 南朝 梁簡文帝 《吳郡石像銘》:“又有受持 黃 老 ,好尚神仙,職在三洞,身帶八景,更竭丹款,復(fù)共奉迎?!?/p>
(2).借指道家的名山洞府。 唐 顧況 《步虛詞》:“迥步游三洞,清心禮七真?!?宋 王禹偁 《太一宮祭迴寄韓德純道士》詩:“自慙懷祿仕,蠹此力穡民。又拋三洞趣,來入九衢塵?!?/p>
寶章
(1).珍貴的書法真跡。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武后 ﹞嘗御 武成殿 閲書畫,問 方慶 曰:‘卿家舊法書帖乎?’ 方慶 遂進自 右軍 已下至 僧虔 、 智冰 禪師等二十五人各書帖一卷。命 崔融 作序,謂之《寶章集》,亦曰《王氏世寶》?!?/p>
(2).指道教經(jīng)文?!对企牌呋`》卷四:“ 太上大道君 、 元始天王 、 金闕帝君 之寶章,秘在 玉清 之宮?!薄对企牌呋`》卷十六:“入室東向,叩齒九通,調(diào)聲正氣,誦詠寶章,誦之以過,聲聞九天?!?/p>
(3).指皇帝的印璽?!端问贰分臼罚骸笆讨蟹顚氃劵实廴煳唬抖Y安》:祖啟瑤光,誕生明圣。尊極母儀,帝庸作命。寶章煌煌,導(dǎo)以笙磬。還燕 慈寧 ,邦家徯慶?!?/p>
云笈
(1).道教藏書的書箱。 唐 皮日休 《曉次神景宮》詩:“緑書不可注,云笈應(yīng)無鑰?!?宋 陸游 《記夢》詩:“一卷《素書》云笈貯,數(shù)升松麨水機舂?!?宋 范成大 《寄題毛君先生蓮華峰庵》詩:“丹訣三千滿云笈,往來且喜無交涉?!?/p>
(2). 宋 張君房 所撰道教著作《云笈七籤》的省稱。亦泛指道教典籍。 明 陳子龍 《五游篇》:“《云笈》傳吾道,《祕籙》署我名。” 清 黃遵憲 《己亥雜詩》之三四:“邇來《云笈》傳抄貴,更寫鸞經(jīng)拜 玉皇 ?!?/p>
真風(fēng)
淳樸的風(fēng)俗。亦指淳樸的風(fēng)范。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自真風(fēng)告逝,大偽斯興?!?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xùn)·名實》:“勸一 柳下惠 ,而千萬人立真風(fēng)矣。” 唐 鮑溶 《題吳徵君巖居》詩:“ 堯 澤潤天下, 許由 心不知,真風(fēng)存綿緜,常與達者期?!?清 陸以湉 《冷廬雜識·陶淵明祠堂記》:“不藉琴以為雅,故無絃亦可;不因酒以為達,故把菊自足。真風(fēng)所播,直掃 魏 晉 澆習(xí)?!?/p>
曹勛名句,題清虛庵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