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狀異于眾草,勢巃嵸如冠弁
出自唐代岑參《優(yōu)缽羅花歌》:
參嘗讀佛經(jīng),聞?dòng)袃?yōu)缽羅花,目所未見。
天寶景申歲,參忝大理評(píng)事,攝監(jiān)察御史,戀伊西北庭度支副使。
自公多暇,乃刀府庭內(nèi),栽樹種藥,為山鑿池。
婆娑乎其間,足以寄傲。
交河小吏有獻(xiàn)此花者,云得之于天山之南。
其狀異于眾草,勢巃嵸如冠弁。
嶷然上聳,生不傍引,攢花中折,駢葉外包,異香騰風(fēng),秀色媚景。
因賞而嘆曰,爾不生于中土,僻在遐裔,使牡丹價(jià)重,芙蓉譽(yù)高,惜哉!夫天地?zé)o私,陰陽無偏,各遂其生,自物厥性,豈以偏地而不生乎,豈以無人而不芳乎?適此花不遭小吏,終委諸山谷,亦何異懷才之士,未會(huì)明主,擯于林藪邪!因感而為歌,歌曰:白山南,赤山北。
。
其間有花人不識(shí),綠莖碧葉好顏色。
。
葉六瓣,花九房。
。
夜掩朝開多異香,何不生彼中國兮生西方。
。
移根在庭,媚我公堂。
。
恥與眾草之為伍,何亭亭而獨(dú)芳。
。
何不為人之所賞兮,深山窮谷委嚴(yán)霜。
。
吾竊悲陽關(guān)道路長,曾不得獻(xiàn)于君王。
注釋參考
眾草
雜草;野草?!秾O子·行軍》:“眾草多障者,疑也?!薄对姟ば⊙拧に脑隆贰扒锶掌嗥?,百卉俱腓” 漢 鄭玄 箋:“涼風(fēng)用事,而眾草皆病。” 漢 蔡邕 《琴操》卷上:“夫蘭為王者香,今乃與眾草為伍。” 晉 陶潛 《飲酒》詩之八:“青松在東園,眾草沒其姿?!?宋 蘇軾 《甘菊》詩:“孤根蔭長松,獨(dú)秀無眾草。”
巃嵸
亦作“巄嵷”。1.山勢高峻貌。 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於是乎崇山矗矗,巃嵸崔巍?!?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lán)記·聞義里》:“高山巃嵸,危岫入云,嘉木靈芝,叢生其上?!?宋 歐陽修 《秋懷二首寄圣俞》詩之二:“羣木落空原,南山高巃嵸。” 明 湯顯祖 《豫章攬秀樓賦》:“山巄嵷兮江逶迤,結(jié)飛樓兮含翠微?!?/p>
(2).云氣蒸騰貌。《楚辭·淮南小山<招隱士>》:“山氣巃嵸兮石嵯峨,谿谷嶄巖兮水曾波。” 洪興祖 補(bǔ)注引五臣注:“巃嵸,云氣貌。”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鳥鎩國》:“山氣巃嵸,觸石興云?!?/p>
(3).聚集貌?!段倪x·傅毅<舞賦>》:“車騎并狎,巃嵸逼迫?!?李善 注:“巃嵸,聚貌?!?/p>
(4).楂枒貌。 唐 杜甫 《乾元中寓居同谷縣作歌》之六:“南有龍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明 劉基 《松風(fēng)閣記》:“葉細(xì)而條長,離奇而巃嵸,瀟灑而扶疎,鬖髿而玲瓏。”
(5).深沉貌。 元 朱思本 《盜發(fā)亞父?!罚骸佰五毨u深四十尺,乃有石盤青巃嵸?!?姚錫鈞 《四日出游城西》詩:“更許停車覓三影,翦燈索句夜巃嵸。”
冠弁
(1).天子田獵時(shí)的裝束。在玄冠之上加以皮帽?!吨芏Y·春官·司服》:“凡甸,冠弁服?!?孫詒讓 正義:“此王四時(shí)常田之服,蓋玄冠而加弁也?!臂?,皮帽。
(2).古代禮帽的總稱。《荀子·君道》:“修冠弁衣裳,黼黻文章,琱琢刻鏤皆有等差,是所以藩飾之也?!?明 宋應(yīng)星 《天工開物·倭緞》:“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頃刻集灰;衣領(lǐng)之間,旬日損壞?!?/p>
(3).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冠禮,因以指成年。 宋 司馬光 《祭龐穎公文》:“越自童齔,得侍坐偶,撫首提攜,愛均子姓;甫勝冠弁,遽喪所天,孤苦憃愚,不能自立。”
(4).指官員。 宋 梅堯臣 《丞相》詩之一:“丞相之拜,冠弁旅至?!?/p>
岑參名句,優(yōu)缽羅花歌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