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出自近現(xiàn)代毛{1-1}澤{1*1}東《五古挽易昌陶》: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來。
愁殺芳年友,悲嘆有余哀。
衡陽雁聲徹,湘濱春溜回。
感物念所歡,躑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淚侵雙題。
采采余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養(yǎng)游,零落匪所思。
永訣從今始,午夜驚鳴雞。
鳴雞一聲唱,汗漫東皋上。
冉冉望君來,握手珠眶漲。
關山蹇驥足,飛飆拂靈帳,我懷郁如楚,放歌依列嶂。
列嶂青且茜,愿言試長劍。
東海有島夷,北山盡仇怨。
蕩滌誰氏子,安得辭浮賤。
子期竟早亡,牙琴從此絕。
琴絕最傷情,朱華春不榮。
后來有千日,誰與共平生?望靈薦杯酒,慘淡看銘旌。
惆悵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注釋參考
冉冉
冉冉 (rǎnrǎn) 漸進地 gradually 盈盈公府步,冉冉府中趨?!艠犯赌吧仙!? 慢慢地 slowly 冉冉上升 柔軟下垂的樣子 tenderly and droopingly 柔條紛冉冉,落葉何翩翩?!苤病睹琅?h3>握手握手 (wòshǒu) 通常用于會見或告別時,兩人右手相握或相握后兩手上下輕輕搖動,以表示友誼、熱情、良好祝愿,或慰問,或僅系一種禮節(jié) handshake毛{1-1}澤{1*1}東名句,五古挽易昌陶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隱幾——— 葛紹體〔宋代〕
- 保福萃長老寫師像求贊——— 釋正覺〔宋代〕
- 龍興客旅效子美寓居同谷七歌——— 李新〔宋代〕
- 和閱明妃傳——— 趙希逢〔宋代〕
- 題吳判官澹齊——— 汪炎昶〔宋代〕
- 送崔秀才赴上元兼省叔父——— 韓翃〔唐代〕
- 任伯顯昨寄日柹不至續(xù)以膽瓶為貺——— 劉子翚〔宋代〕
- 和陶和胡西曹示顧賊曹——— 蘇軾〔宋代〕
- 蘇武慢——— 蔡伸〔宋代〕
- 漢宮春(鄭賀守席上懷舊)——— 佚名〔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