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著孤山樹,心隨江漢流
出自近現(xiàn)代陳獨(dú)秀《寄士遠(yuǎn)長安》:
自君別湖水,天地失清秋。
影著孤山樹,心隨江漢流。
轉(zhuǎn)蓬俱異域,詩酒各拘囚。
未及祖龍死,咸陽不可留。
注釋參考
孤山
山名。在 浙江 杭州 西湖 中,孤峰獨(dú)聳,秀麗清幽。 宋 林逋 曾隱居于此,喜種梅養(yǎng)鶴,世稱 孤山處士 。 孤山 北麓有 放鶴亭 和梅林。 宋 沉括 《夢溪筆談·人事二》:“ 林逋 隱居 杭州 孤山 ,常畜兩鶴,縱之則飛入云霄,盤旋久之,復(fù)入籠中?!?宋 林逋 《宿姑蘇凈惠大師院》詩:“ 孤山 猿鳥 西湖 上,懶對寒燈詠《式微》?!?清 趙翼 《寓西湖十日雜記以詩》:“ 孤山 好林館,丹碧隱青漣?!?清 秋瑾 《梅十章》之九:“ 孤山 林下三千樹,耐得寒霜是此枝。” 郭沫若 《瓶》詩之四:“我是憑倚在 孤山 的水亭,我是佇立在亭外的水濱。”
江漢
(1). 長江 和 漢水 。《書·禹貢》:“ 江 漢 朝宗於海。”《詩·小雅·四月》:“滔滔 江 漢 ,南國之紀(jì)?!?朱熹 集傳:“ 江 漢 ,二水名?!?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干弘神道碑》:“ 江 漢 之間,不驚雞犬; 樊 襄 之下,更多冠蓋?!?清 黃景仁 《黃鶴樓用崔韻》:“欲把登臨倚長笛,滔滔 江 漢 不勝愁?!?/p>
(2).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荊楚 之地,在今 湖北省 境內(nèi)。 晉 陸機(jī) 《演連珠》之四十:“ 江 漢 之君,悲其墜屨, 少原 之婦,哭其亡簪?!薄逗鬂h書·荀彧傳》:“ 紹 既新敗,眾懼人擾,今不因而定之,而欲遠(yuǎn)兵 江 漢 ,若 紹 收離糾散,乘虛以出,則公之事去矣?!薄段倪x·江淹<望荊山>詩》:“奉義至 江 漢 ,始知 楚 塞長?!?李善 注:“ 江 漢 , 荊 楚 之境也?!?/p>
(3).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古 巴 蜀 之地。今 四川省 的東部地區(qū)。 唐 杜甫 《枯棕》詩:“嗟我 江 漢 人,生成復(fù)何有?” 仇兆鰲 注:“ 江 漢 ,指 巴 蜀 ?!?/p>
(4).指 長江 與 漢水 之間及其附近的一些地區(qū)。今 湖北省 及其附近地區(qū)。 陳毅 《吟fan{1|1}攻形勢》:“ 江 漢 飛傳 劉 鄧捷,中原重見 李 鄭 回?!?/p>
陳獨(dú)秀名句,寄士遠(yuǎn)長安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