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釋德光《頌古十三首》:
出得山來早是遲,卻於世上討便宜。
直饒一念超三界,好與拳頭劈面椎。
注釋參考
直饒
猶縱使,即使。 唐 李咸用 《依韻修睦上人山居》之七:“兼濟直饒同巨楫,自由何似學孤云。” 宋 王禹偁 《戰(zhàn)城南》詩:“直饒侵到 木葉山 ,爭似垂衣施廟算?!?宋 黃庭堅 《望江東》詞:“燈前寫了書無數(shù),算沒箇人傳與。直饒尋得雁分付,又還是秋將莫?!薄段鍩魰づR濟宗南岳下十二世·仰山行偉禪師》:“直饒丹青處士,筆頭上畫出青山、緑水、夾竹桃花,祗是相似模樣?!?/p>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guān)山,千里顧兵窟?!?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fù)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guī)》詩:“忿慾俱生一念中,圣賢亦本與人同?!薄秲号⑿蹅鳌返谌兀骸澳憧蓵缘靡荒畈贿`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p>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jīng)·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jīng)優(yōu)婆提舍愿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p>
三界
(1).佛教指眾生輪回的欲界、se{1-1}界和無se{1-1}界。見《俱舍論·世分別品》。 晉 慧遠 《沙門不敬王者論·求宗不順化》:“三界流動,以罪苦為場?;M則因緣永息,流動則受苦無窮?!?唐 寒山 《詩》之二一三:“可畏三界輪,念念未曾息?!?宋 王安石 《望江南·歸依三寶贊》詞:“三界里,有取總災(zāi)危?!?清 龔自珍 《最錄<列子>》:“ 莊子 見道十三四, 列子 見道十七八,丁da{1*1}法之未東,皆未脫離三界。”道教沿用其說而稍異。 唐 呂巖 《敲爻歌》:“似此逍遙多快樂,遨游三界最清奇?!?/p>
(2).猶三屆,三期。《元史·選舉志二》:“都監(jiān)歷三界,陞務(wù)使,一周歲為滿,月日不及者通理。務(wù)使歷三界,陞提領(lǐng)。”
拳頭
拳頭 (quántou) 屈指卷握的手 fist 用兩個拳頭打人 比喻產(chǎn)品名牌、優(yōu)質(zhì)、具有競爭力量 strong competitiveness劈面
劈面 (pīmiàn) 迎面,正對著臉 right in the face釋德光名句,頌古十三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