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劉克莊《丁卯元日十首》:
北關(guān)南蕩霽華開,輦御端門肆眚回。
野老相逢談圣德,散齋蔬素到燔柴。
注釋參考
野老
野老 (yělǎo) 村野的老百姓,農(nóng)夫 farmer;ordinary people in the country 野老鄙夫。——清· 周容《芋老人傳》相逢
相逢 (xiāngféng) 彼此遇見;會見 come across 偶然相逢圣德
亦作“ 圣惪 ”。猶言至高無上的道德。一般用于古之稱圣人者。也用以稱帝德?!妒酚洝の宓郾炯o》:“ 昌意 娶 蜀山氏 女,曰 昌僕 ,生 高陽 , 高陽 有圣惪焉?!薄逗鬂h書·李固傳》:“四海欣然,歸服圣德?!?唐 杜甫 《哀王孫》詩:“竊聞天子已傳位,圣德北服南單于。” 明 宋濂 《送劉永泰還江西序》:“圣德神功,巍巍煌煌,固非前代帝王所可及。”《京本通俗小說·拗相公》:“那 周公 姓 姬 名 旦 ,是 周文王 少子,有圣德,輔其兄 武王 伐 商 ,定了 周 家八百年天下。”《清史稿·禮志八》:“惟 世祖皇帝 神功圣德,纂述成書,光華萬世,羣臣歡忭,禮當慶賀?!?/p>
散齋
散齋 (sàn zhāi)齋戒期滿。
唐.白居易.五月齋戒罷宴徹樂聞韋賓客皇甫郎中飲會亦稀又知欲攜酒饌出齋先以長句呈謝詩:「散齋香火今朝散,開素盤筵後日開?!?七日不近妃妾,不舉樂,不弔喪的齋戒?!庚S」文獻異文作「齊」。
禮記.祭義.鄭玄.注:「散齊七日不御、不樂、不弔?!?宋書.卷十四.禮志一:「殷祠,皇帝散齋七日,致齋三日。」燔柴
(1).古代祭天儀式。將玉帛、犧牲等置于積柴上而焚之?!秲x禮·覲禮》:“祭天,燔柴……祭地,瘞?!薄稜栄拧め屘臁罚骸凹捞煸混懿瘛!?邢昺 疏:“祭天之禮,積柴以實牲體、玉帛而燔之,使煙氣之臭上達於天,因名祭天曰燔柴也。”《后漢書·禮儀志上》:“進熟獻,太祝送,旋,皆就燎位,宰祝舉火燔柴,火然,天子再拜,興,有司告事畢也?!?清 陶澂 《登恒山》詩:“燔柴有制存 周 典,持節(jié)無人出 漢 宮。”
(2).燒火用的柴。 郭沫若 《騎士·雙簧》:“燔柴正要著火的時候,我卻得了一番天來的惠雨?!?/p>
劉克莊名句,丁卯元日十首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