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王之道《沈楊輔隱軒詩》:
小隱山林大朝市,夫子命軒良有意。
仕途捷徑固無取,泉石膏肓亦猶次。
不知朝隱誰得之,我恐曼倩為近似。
公卿百執(zhí)各有職,豈容妄隱但棄位。
古人祿仕所不免,意在全身近於智。
莊周梅福此其流,吏隱之名可無愧。
沈君有弟今休文,咳唾成章數(shù)千字。
恥從舉子事進取,逸韻高情寓吟醉。
乃兄宦達方強仕,翠竹停鸞想風致。
君侯才業(yè)伯仲間,退以求名名亦遂。
方今堯舜理四海,巖穴彈冠求自試。
朝廷既治群吏肅,保處堪為隱者地。
不如市隱最得策,大勝山林自憔悴。
花源繚繞轉紅綠,竹洞深沉入幽邃。
我聞此風頗健羨,圖成未可日月冀。
他時儻作江西游,兄曰能來訪予季。
注釋參考
方今
方今 (fāngjīn) 現(xiàn)今;而今 now;at present 方今之世 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莊子·庖丁解?!?h3>堯舜堯舜 (Yáo-Shùn) 堯和舜。據說都是上古的賢明君主 Emperors Yao and Shun 泛指圣人 saint;sage四海
四海 (sìhǎi) 指全國各地 the whole country 四海為家 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度龂尽ぶT葛亮傳》 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指世界各地 the whole world 放之四海而皆準 豪放、豁達 unconstrained 老牛說:“真是大手筆,四海得很”巖穴
巖穴 (yánxué) 山洞 grotto;cave 云歸而巖穴暝?!巍?歐陽修《醉翁亭記》彈冠
(1).彈去冠上的灰塵;整冠?!冻o·漁父》:“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王逸 注:“拂土芥也?!?/p>
(2).多用以表示喜慶或敬肅等。 宋 蘇軾 《借前韻賀子由生第四孫斗老》詩:“今日散幽憂,彈冠及新沐。” 宋 王禹偁 《李太白真贊序》:“予乃彈冠拭目,拜而窺之,宿素志心,於是併遂?!?/p>
(3).比喻相友善者援引出仕。 晉 葛洪 《<抱樸子>自敘》:“內無 金 張 之援,外乏彈冠之友?!?宋 孫光憲 《北夢瑣言》卷七:“ 唐 襄陽 孟浩然 ,與 李太白 交游。 玄宗 徵 李 入翰林。 孟 以故人之分,有彈冠之望,久無消息,乃入京謁之?!?王闿運 《上曾總督書》:“故人朝升而良友彈冠,時相夕貶而黨與并空?!?/p>
(4).指為官。 北齊 顏之推 《古意》詩:“十五好詩書,二十彈冠仕。” 宋 陸游 《憶昔》詩:“早知虛起彈冠意,悔不常為秉燭游?!眳⒁姟?彈冠相慶 ”。
自試
自我嘗試。《易·乾》:“或躍在淵,自試也?!薄犊鬃蛹艺Z·屈節(jié)解》:“子曰:‘ 宓不齊 君子也,其才任霸王之佐,屈節(jié)治 單父 ,將以自試也。’”《三國志·魏志·陳思王植傳》:“ 植 常自憤怨,抱利器而無所施,上疏求自試?!?宋 王讜 《唐語林·夙慧》:“ 張燕公 問曰:‘學士能一遍誦千言,十遍誦萬言乎?’對曰:‘未曾自試?!?/p>
王之道名句,沈楊輔隱軒詩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