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qiáng)垂投老鬢,又過盱眙城
出自宋代吳則禮《發(fā)龜山先寄少馮亢之》:
貼貼淮不動(dòng),翻翻雁能鳴。
強(qiáng)垂投老鬢,又過盱眙城。
僧伽飽知我,大小身后名。
快作鼓考考,要聽隨堂怕。
都梁呂少馮,維{1*1}吾佳友生。
更招虞仲子,共看金盆傾。
注釋參考
投老
(1).垂老;臨老?!逗鬂h書·循吏傳·仇覽》:“母守寡養(yǎng)孤,苦身投老,柰何肆忿於一朝,欲致子以不義乎?” 晉 陶潛 《感士不遇賦》:“ 夷 投老以長饑, 回 早夭而又貧?!?宋 楊萬里 《周子及監(jiān)簿挽詩》:“投老欣相得,論心恨輕遲。” 清 金農(nóng) 《題何山人琦活埋庵十韻》:“急喉 何居士 ,投老樂湛湛?!?/p>
(2).告老。 晉 王羲之 《十七帖》:“實(shí)望投老,得盡田里骨肉之歡?!?唐 牟融 《處厚游杭作詩寄之》:“念我故人勞碌久,不如投老臥滄洲?!?明 張四維 《雙烈記·行游》:“投老歸湖,皇恩浩蕩,閒身得伴魚竿。” 清 葉廷琯 《吹網(wǎng)錄·虎邱賀方回題名》:“詩孫投老 吳下 ,巖壑把名鎸?!?/p>
盱眙
盱眙 (Xūyí) 縣名,在江蘇省西部 (name of a place)Xuyi 之盱眙([逃]到盱眙)?!鳌?黃宗羲《柳敬亭傳》吳則禮名句,發(fā)龜山先寄少馮亢之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