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代張九齡《奉和圣制喜雨》:
艱我稼穡,載育載亭。
隨物應(yīng)之,曷圣與靈。
謂我何憑,惟德之馨。
誰云天遠(yuǎn),以誠必至。
太清無云,羲和頓轡。
于斯烝人,瞻彼非覬。
陰冥倏忽,沛澤咸洎。
何以致之。
我后之感。
無皋無隰,黍稷黯黯。
無卉無木,敷芬黮黤。
黃龍勿來,鳴鳥不思。
人和年豐,皇心則怡。
豈與周宣,云漢徒詩。
注釋參考
周宣
即 周宣王 。 漢 陳琳 《為曹洪與魏文帝書》:“ 周宣 之盛,亦讎大邦。”《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昔 周宣 惰千畝之禮, 虢公 納諫?!?李善 注:“《國語》曰: 宣王 即位,不藉千畝, 虢文公 諫曰:‘夫民之大事在農(nóng)。’”《文選·劉孝標(biāo)<辯命論>》:“ 周宣 祈雨,珪璧斯罄。” 劉良 注:“ 周宣王 大旱祈雨,罄盡珪璧於神明而雨不至。” 明 張居正 《考滿謝手勅加恩疏》:“嘉乃丕績,居然 虞 廷讓美之風(fēng);惟公德明,藹矣 周宣 毗賢之命?!?/p>
云漢
云漢 (yúnhàn) 銀河 the Milky Way 倬彼云漢,昭回于天?!对姟ご笱拧ぴ茲h》 高空 the skies 萬乘華山下,千巖云漢中?!?張九齡《奉和圣制途經(jīng)華山》徒詩
不入樂的詩。 宋 程大昌 《考古編·詩論一》:“若夫 邶 、 鄘 、 衞 、 王 、 鄭 、 齊 、 魏 、 唐 、 秦 、 陳 、 檜 、 曹 、 豳 ,此十三國者,諸皆可采,而聲不入樂,則直以徒詩著之本土。” 姚華 《論文后編·目錄中》:“蓋樂府與詩,本出一源,其別惟入樂與否之分耳。有聲可歌者,即四、五、七言詩亦可為樂府,否則長短雜言而不能入樂,猶徒詩也?!?/p>
張九齡名句,奉和圣制喜雨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