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蘇軾《和陶影答形》:
丹青寫君容,??之嫀熥?。
我依月燈出,相肖兩奇絕。
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
君如火上煙,火盡君乃別。
我如鏡中像,鏡壞我不滅。
雖云附陰晴,了不受寒熱。
無心但因物,萬變豈有竭。
醉醒皆夢耳,未用議優(yōu)劣。
注釋參考
妍媸
同“ 妍蚩 ”。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巧藝》:“四體妍媸,本無關於妙處,傳神寫照,正在阿堵中。” 宋 蘇軾 《影答形》詩:“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清 趙翼 《鄉(xiāng)試屆期分遣兒孫赴試》詩:“科場得失原靡定,文字妍媸要共觀?!?茅盾 《子夜》八:“他( 馮云卿 )轉臉仔細看著女兒,似乎把想像中的 劉玉英 和眼前的他的女兒比較妍媸。”
媚悅
討好;取悅。 宋 蘇軾 《影答形》詩:“妍媸本在君,我豈相媚悅?!?明 方孝孺 《與采苓先生》:“今賓客游于門墻者,多佞辭卑色以媚悅為事,鮮有致忠愛之言者?!?清 劉開 《知己說》:“后世君子,處鄉(xiāng)里之間,其才氣學識,卓然異乎眾人,一旦受當事之知,遂心馳勢利,變剛正之操,以事媚悅?!?魯迅 《集外集拾遺·文藝的大眾化》:“若文藝設法俯就,就很容易迎合大眾,媚悅大眾?!?/p>
蘇軾名句,和陶影答形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