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代黃庭堅《席子澤盤礡圖贊》:
百遇毒而成醫(yī),九折臂而信道。
慈子而長人之幼,愛親而壽人之老。
蓋嘗飲長桑之丸,而得耆域之草。
此天地之仁氣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內(nèi)。
知萬化之如今,忘一世之遺我。
臨流渥足,脫帽箕坐。
寄槁竹以孤唳,哂秋葉之驚墮。
此天地之義氣也,而席子以游方之外。
觀壑若陵,對卿若兵。
客或箴之曰:俯仰之間,禍之橐也。
虎不可暴,河不可乘。
席子笑而應之曰:此天地之強陽氣也,誰能以久生於是方。
噓竹莩,致膜眼。
吟弄風月,使客忘返。
吾但怪其多能不窮,不知去方朔之近遠。
注釋參考
脫帽
(1).表示認罪?!逗鬂h書·耿秉傳》:“ 安得 惶恐,走出門,脫帽抱馬足降?!?清 昭槤 《嘯亭雜錄·韓大任》:“白頭脫帽,身膺徽纆?!?/p>
(2).表示恭敬。 唐 劉知幾 《史通·敘事》:“ 王劭 《齊志》述 洛干 感恩,脫帽而謝?!比纾好撁敝戮础?/p>
(3).形容豪放,無所檢束。 唐 杜甫 《飲中八仙歌》:“ 張旭 三盃草圣傳,脫帽露頂王公前?!?唐 司空圖 《二十四詩品·疏野》:“筑室松下,脫帽看詩?!?宋 蘇軾 《送張?zhí)煊X河東提刑》詩:“脫帽風流餘長史,埋輪家世本 留侯 ?!?/p>
(4).謂地主、富農(nóng)、反革命分子等經(jīng)過改造而改變成分。因為原來定成分稱為“戴帽子”,故云。
箕坐
猶箕踞。兩腿張開坐著,形如簸箕。 漢 王充 《論衡·率性》:“ 南越王 趙佗 本 漢 賢人也,化南夷之俗,背畔王制,椎髻箕坐,好之若性?!?三國 魏 應璩 《與崔援書》:“昔 戴叔鸞 箕坐見邊文禮,此皆衰世之慢行也?!?宋 委心子 《新編分門古今類事·婚兆門·辛秘綠衣》:“ 辛秘 五經(jīng)及第后, 常州 赴婚,行至 陜 ,困息於木陰傍,有丐者箕坐,訪 辛 行止。” 清 王晫 《今世說·簡傲》:“夜秉燭,藉廣氈箕坐,縱談古今興喪得失?!?/p>
黃庭堅名句,席子澤盤礡圖贊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