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朝吳文英《鶯啼序》
橫塘棹穿艷錦,引鴛鴦弄水。斷霞晚、笑折花歸,紺紗低護(hù)燈蕊。潤玉瘦、冰輕倦浴,斜拖鳳股盤云墜。聽銀床聲細(xì)。梧桐漸攪涼思。窗隙流光,冉冉迅羽,訴空粱燕子。誤驚起、風(fēng)竹敲門,故人還又不至。記瑯玕、新詩細(xì)掐,早陳跡、香痕纖指。怕因循,羅扇恩疏,又生秋意。西湖舊日,畫舸頻移,嘆幾縈夢寐。霞佩冷,疊瀾不定,麝靄飛雨,乍濕鮫綃,暗盛紅淚。綀單夜共,波心宿處,瓊簫吹月霓裳舞,向明朝、未覺花容悴。嫣香易落,回頭澹碧銷煙,鏡空畫羅屏裹。殘蟬度曲,唱徹西園,也感紅怨翠。念省慣、吳宮幽憩。暗柳追涼,曉岸參斜,露零漚起。絲索寸藕,留連歡事。桃笙平展湘浪影,有昭華、秾李冰相倚。如今鬢點凄霜,半篋秋詞,恨盈蠹紙。
注釋參考
因循
因循 (yīnxún) 沿襲按老辦法做事 follow;continue in the same old rut 因循守舊 遲延拖拉 procrastinate 因循坐誤 輕率;隨便 indiscreet 茍或因循,何由體悟?!段鍩魰?h3>秋意(1).秋季凄清蕭瑟的景觀和氣象。 唐 顏真卿 《贈僧皎然》詩:“秋意 西山 多,別岑縈左次?!?宋 晏殊 《點絳唇》詞:“露下風(fēng)高,井梧宮簟生秋意?!?清 龔自珍 《水龍吟·題家繡山停琴聽簫圖》詞:“有相思兩字,呼之欲出,秋意裂,冰紋斷?!?許地山 《黃昏后》:“滿山底巖石、樹林、泉水,受著這妙光底賞賜,越覺得秋意闌珊了。”
(2).態(tài)度冷淡。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覽志馀·委巷叢談》:“﹝ 杭 人﹞有諱本語而巧為俏語者……冷淡曰秋意,無言默坐曰出神。”
吳文英名句,鶯啼序名句。注釋由系統(tǒng)生成,僅供參考
- 10它界官方版